电针阴阳跷脉腧穴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肌张力的改善机制研究
《四川中医》2020年05期 李艳红;黄志成; 下载(6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定时而发之疾从阴阳跷脉论治
-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人生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岁露》中也有“人与天地相参与,与...[详细]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
- 补泻阴阳跷脉与寐寤的关系
- 针灸学将阴阳跷脉的功能归结于司主人体睡眠与觉醒。阴跷脉盛则目瞑;阳跷脉盛则寤矣。笔者从临床随机选择50例睡眠障碍者,试图采用补阴跷、泻阳跷的针刺法来催眠比较,不意独...[详细]
- 《上海针灸杂志》1993年01期
- 阴阳跷脉的临床应用
- 探讨跷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根据阴阳跷脉的循行分布特点及主治规律,总结了应用跷脉穴位治疗治疗顽固性失眠、小脑萎缩、眼睑开合失调病症及中风后遗症足内外翻的体会。[详细]
- 《中外医疗》2008年34期
- 调阴阳跷脉为主治疗Meige综...
- Meige综合征首见于1910年法国神经病学家Yenry Meige的临床报道。本病发病原因迄今不明,有人报道发病可能与大脑基底节区域损伤导致的神经递质平衡失调有关。患者多隐匿起病...[详细]
- 《中国针灸》2008年04期
- 《内经》跷脉功能浅述
- 探讨《内经》中阴阳跷脉与头面部的联系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以跷脉的循行分布与生理功能特点为依据,分析了跷脉与脑、眼及睡眠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治疗相关疾患。[详细]
- 《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08期
- 调节阴阳跷脉治疗失眠的临床...
-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目不眠"等,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睡眠质量差,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睡后易醒、多梦、早醒等[1]。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也可以表现为...[详细]
- 《中国民间疗法》2018年09期
- 针灸跷脉治疗癫痫机制探析
- 本研究根据癫痫核心病因与阴阳跷脉循行分布、交会穴等主治特点,试图从脑肾、阴阳及睡眠几个方面论证癫痫发病与跷脉的相关性,探析从针灸跷脉论治癫痫的机制。[详细]
- 《中国中医急症》2019年04期
- 调阴阳跷脉治疗失眠108例
- 目的:观察"补照海,泄申脉"调阴阳跷脉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跷脉针刺组60例采用"补照海,泄申脉"为基本方辨证施治;一般针刺组48例采用一般...[详细]
- 《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07期
- 针刺配合隔姜灸阴阳跷脉交会...
- 自2008年起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阴阳跷脉交会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系统观察了80例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临床确...[详细]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04期
- 阴阳跷脉考
- 跷脉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其循行、交会穴等方面多有论述。其观点各有不同,本文结合历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各家的不同观点,现报告如下。[详细]
- 《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11期
- 针刀松解经筋平调阴阳跷脉治...
- 笔者用针刀松解经筋、平调阴阳跷脉治疗跗骨窦综合征32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均为2014年至2016年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疼痛科门诊收治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详细]
-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