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诸葛亮与成都
- 公元214年,诸葛亮奉刘备之命率军从荆州西援,与刘备会师成都,从此定居成都,直到54岁病逝,为时21年——这是他的事业创造成就以及惠泽世人达到高峰的时期,是他所以能留名青史...[详细]
- 《先锋》2020年03期
- 诸葛亮崇拜与三峡地名传说
- 历史上诸葛亮与三峡地区的关系并不密切,但因千百年来诸葛亮崇拜现象的盛行,使得长江三峡地区留下了若干诸葛亮地名和诸葛亮遗迹的传说故事。诸葛亮以开明的政治家、奇雅的名...[详细]
- 《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03期
- 诸葛亮与四川
- 诸葛亮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他的家乡属于琅琊郡阳都县,就是今天山东省沂南县,当时属徐州刺史管辖。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诸葛亮34岁时,奉刘备之命率军从荆州...[详细]
- 《文史杂志》2020年03期
- 同为托孤重臣,李严比诸葛亮...
- 章武三年,刘备夷陵兵败后急火攻心,大病不起。自觉命将不久的他将诸葛亮和李严召至榻前,临终托孤。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共同辅佐幼主刘禅继承大统。实际上,虽然同时受托,但...[详细]
- 《廉政瞭望》2020年13期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师北伐,出师前向蜀后主刘禅写下这篇表文,表达自己为光大蜀汉政权、一统...[详细]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年07期
- 诸葛亮的“宽”与“严”
- 成都武侯祠里有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人赵藩所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哲学道理。有人认为联中"宽严皆误...[详细]
- 《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Z7期
- 诸葛亮“奇谋为短”辨证——...
- 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诸葛亮"奇谋为短",并不是说诸葛亮不善奇谋,而是说相对于诸葛亮的政治才干,奇谋稍逊。虽然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客观中允,但人们出于对英雄的崇拜和讳言英...[详细]
- 《文史哲》2019年02期
- 从诸葛亮身上学习“三忠”
- 历代以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都非常高,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视诸葛亮为学习的榜样,认为他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忠臣楷模。那么,诸葛亮的"忠",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忠于国家诸葛...[详细]
- 《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11期
- 诸葛亮“隐居”或为误读
- 笔者读2017年秋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本"七年级《中国历史》16课《三国鼎立》"刘备三次登门恳请诸葛亮"中提到:"刘备的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详细]
- 《民主》2019年07期
- 千古人龙诸葛亮
- 刚退休时,南阳友人在北京成立诸葛亮研究会,热情欢迎我入会,并许我可以当个副会长,我婉言谢绝了。在我看来,一则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他是政治家、军事家,我对他了解甚少,不配...[详细]
- 《农业发展与金融》2019年10期
- 诸葛亮治蜀的困境
-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蜀汉丞相,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年幼丧父,一直从叔父诸葛玄。叔父死后,退居南阳,躬耕陇亩,喜欢吟诵《梁父吟》,...[详细]
- 《文史天地》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