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儒家居丧不赋诗的典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黄强; 下载(297)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论《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对儒...
-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以通俗小说的形式演绎儒家经典,在对四书人物的解读中阐发作者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思考。本文通过小说人物与四书人物的对比,细致分析了作者借由小说传达...[详细]
-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 短句行
- 爱孩子尤爱孩子气的成人·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我们不会有呼天抢地的快乐·任何一种考试我都感到屈辱·世上多的是不读孔孟的儒家弟子·蠢都是资深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没有玩...[详细]
- 《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07期
- 论儒家经典语句对北宋婉约词...
- 北宋婉约词中出现较多的儒家经典语句,其情况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儒家经典语句的直接引用,二是儒家经典语句的引申使用,三是儒家经典语句的化用,四是儒家经典语句的反用...[详细]
- 《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 论杨牧诗歌表现的儒家意识
- 杨牧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诗人,也是新边塞诗的主要代表,14岁时因反对删除艾青的诗而罹难失学,从此流浪到新疆,坎坷的命运使他与大西北站在一起,苦难与艰辛磨砺了他,也成...[详细]
- 《当代文坛》2009年04期
- 陆德明儒家审美观探微
- 南北朝与隋唐之交是中古文化由分立到统一的大变革时期,陆德明作为亲历此期的著名学者,博通古今,其审美观既包容了魏晋玄学的独特性,又有唐朝儒道玄佛互通有无的圆融性。以《...[详细]
- 《韶关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 “淡而实腴、洁而不芜”——...
- 陆贽作为中唐公文大家,以儒家经典为安身立命之本,不仅以儒家经典为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更沿袭六经文风,形成了淡而实腴、洁而不芜的公文文风。具体体现为:大量引用或化用儒...[详细]
-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 中国古代公文对儒家经典的引...
-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儒家思想为尊,因此,古代公文通过直接或间接引用儒家经典,作为指导思想、出发点或证明具体观点的论据。这不仅使公文思想深邃、富有内在张力,也使...[详细]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 试论杜甫的儒家情怀
- 本文从杜甫所受的教育、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致君尧舜的稷契情怀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杜甫的儒家情怀。[详细]
- 《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03期
- 谈王维的儒家情怀
- 王维历来有"诗佛"之称,其诗中的禅境确实是唐诗中佛教尤其是禅宗追求之境界最完美的体现,这种评判无疑是正确的。但当我们深入到王维的思想中去探寻时,发现他思想的主流却是...[详细]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岑参诗歌中的儒家理念
- 自汉定儒学为一尊 ,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 ,特别是诗人作品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反映或折射一定的儒家理念。在岑参诗歌创作中 ,从作品的内容到风格表现出...[详细]
- 《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苏轼的儒家思想情怀
- 在思想意识层面,众多学者认为苏轼是将"儒""道"与"佛"三方思想汇集通达并用于指导实际人生的成功范例。苏轼的三家思想在不同时期与境遇之下展现的阶段主体地位不同,但从始至...[详细]
- 《基础教育论坛》2020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