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历史人物方耀功过论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燕世超 下载(221)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抗战胜利本质上是精神文化的...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详细]
- 《人民教育》2015年17期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 编者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而且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详细]
-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 澳门:“中立”状态下的另类...
- 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局部抗战到后来的全面抗战,中华大地处处经受着战火洗礼,即使未被日寇铁蹄践踏的地区乃至大后方,也多受到程度不等的军事威胁。偏居华南一隅的澳门,是唯一...[详细]
- 《同舟共进》2015年09期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而且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详细]
- 《民国档案》2014年04期
- 晚清变局下屠寄的史地著述与...
- 清朝末年,外敌入侵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有识之士把地理学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武器,出现了史地研究热潮,屠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史地著述中发展出民族的、爱国的、经世致...[详细]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 浅析抗日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抗...
- 抗日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它在唤起民族的觉醒,鼓舞人民的斗志,揭露日寇的罪行,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拟就抗日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抗战...[详细]
- 《党史博采》1995年08期
- 抗战历书背后的家国记忆
- 80年前卢沟桥畔的枪声,揭开了全民族抗战序幕。中国以逾3500万军民死伤的惨重代价,赢得了这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争的胜利。外敌入侵的危难关...[详细]
- 《家庭服务》2017年08期
- 日寇暴行 铁证如山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详细]
- 《潮商》2015年03期
- 简论初期国民参政会的性质与...
- 国民参政会产生的历史动因是外敌入侵下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以及发展民主、团结抗战的强大要求。初期国民参政会是准民意性质的机关,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鼓舞全民族团结抗战、发展...[详细]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
- 晚清百姓不爱国
- 翻开历史课本,晚清的历史似乎充斥着耻辱,直让今天的爱国人士痛不欲生。而那时的民众也似乎是空前地爱国,热情高涨地支持清政府抗击外敌。可事实上,身处晚清的百姓在面临外敌...[详细]
- 《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3期
-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正义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前所未...[详细]
- 《四川档案》202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