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老年心理变化的认识及其调护
《新中医》1986年05期 徐景华,周文泉 下载(117)被引(4)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医情志心理疗法初探
-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情志心理疗法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做了简要阐述及分析,为今后运用中医心理的情志疗法做深入研究打下基础。[详细]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情志心理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男...
- 1 遗精遗精,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遗的病证,频繁遗精可有头昏、心慌、精神不振、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等症状。患者,47岁。初诊:患者五年来常有睡后无梦遗精,甚至骑自行车时精液自...[详细]
- 《工企医刊》2002年04期
- 七情对儿童多动症的影响
- 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特点,故与成人相比,小儿更易受情志变化的影响。情志因素贯穿于儿童多动症发生、发展转归、治疗的整个过程。在儿童多动症的预防与治疗中,应当充分...[详细]
-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06期
- 中医五行情志心理疗法——开...
- 中医五行情志心理疗法是研究情志(喜、怒、悲、思、恐)之间的相互制约与转化的学问。它是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并行之有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对中国古代医...[详细]
- 《职业》2010年02期
- 八段锦干预防治腰椎间盘突出...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健身气功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内功导引术,最早见于宋代的《夷坚志》,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之效,在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详细]
- 《医学综述》2020年12期
- 治疗失眠当从肝入手
- 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失眠发病率逐年增高。笔者从肝的生理功能与睡眠的密切相关、睡眠缺失会导致肝组织受损、治疗失眠...[详细]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06期
-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 中医心理学是以经典的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1985年以“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详细]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 《内经》因人制宜思想探究
- 探寻《内经》中的因人制宜的学术思想。早在《内经》时期,中医学家都已很重视疾病的个体化化疗,即因个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医疗方法。《内经》中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不同人之间...[详细]
- 《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7期
- 《临证指南医案》论治情志相...
- 情志相关病症是指由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既包括情志心理因素所致的以神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又包括情志心理因素所致的以形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多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精...[详细]
- 《北京中医》2007年11期
- 中医情志学学科框架构建
- 中医情志学是研究情志在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情志学具有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双重性质。分析了中医情志学学科的概念、性质及其研究对象...[详细]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心病还须心药医
- 常言道:"心病还须心药医。"若病源自于七情心理,则应首先选用心理治疗方法。对于情志心理疾病可以通过中药治疗,更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心理疗法,就更显中医优势。中医...[详细]
- 《家庭中医药》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