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为同情农夫而执言——悼念梁漱溟先生
《群言》1988年09期 冯友兰 下载(28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悼念梁漱溟先生
- 九十五岁高龄、蜚声中外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不幸逝世了,这是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我于6月2日到协和医院看望梁老,梁老虽然卧病在床,但情况尚好,不意6月23日就溘然长...[详细]
- 《东岳论丛》1989年02期
- 浅论梁漱溟新儒学的基本特征...
- 20世纪梁漱溟倡导的新儒学具有特别关注"三农"、力主民族间的一体和联合团结、以中学为主兼容西学和其他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重要借鉴四个基本特征。梁漱溟...[详细]
-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 此翁长怀出世心——佛家思想...
- 梁漱溟一生与佛家有着甚深的因缘。在青年时期,他借助佛家来消解人生的苦闷。他后来执教北大、从事乡村建设运动,以及在抗战中奔走国事,在积极入世的同时,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详细]
- 《柳州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 浅析梁漱溟先生民族复兴精神...
- 知行合一的品质贯穿了梁漱溟先生的一生,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知与行不是为了梁先生个人的私利的知和行,而是为了中华的出路,民族的未来的知与行,他认定中国民族文化不仅会在中...[详细]
- 《高考》2018年28期
- 论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观
-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宗教伦理和现代化"。我们很想邀请梁漱溟老先生亲自参加和大家见面。他曾表示同意,但究竟年事过高,行动不便,不易承受车航之势。为了表示支持这次会...[详细]
- 《群言》1988年09期
- 梁漱溟先生是从主观唯心主义...
- 1951年10月5日梁漱溟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两年来我有了那些转变?”其中特别强调地说:“我从不相信我是唯心论者,亦如我从不相信我是改良主义一样,正如此,所以总不喜...[详细]
- 《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年0...
- 竞争与和谐之哲学省思
- 当前学术界关于竞争与和谐关系的认识,存在着四个误区。本文以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视角,着重从人生哲学和文化学的维度,对竞争与和谐的问题作了"动力学"的探...[详细]
-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 “孔颜之乐”的现代转型:论...
- 梁漱溟先生以传统儒家的"孔颜之乐"为根基,凭借深刻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启了现代儒家幸福观的哲学建构。其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开放性视野,鲜明的"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意...[详细]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
- 试析梁漱溟先生的新儒学思想
- 梁漱溟是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新儒学即是对儒学的复兴,也是一种崭新的诠释。他试图通过"援西入儒"、"援佛入儒",严格区别真假儒学,深刻凸显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价值。...[详细]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 论梁漱溟“文化三路向”思想...
- 现代新儒家的奠基者梁漱溟先生早期以"意欲"为本原对东方、西方和印度三种人生态度做了深入考察,对东方、西方文化和印度文化各自的不同属性和特点进行了全方面的剖析,以此提...[详细]
- 《青春岁月》2012年02期
- 梁培恕继承了父亲梁漱溟先生...
-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时下更需要这种敢于谏言的爱国爱党精神。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佩服的,文的是梁漱溟,武的是彭德怀。我佩服的就...[详细]
- 《中关村》201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