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艰难 艰难的活着——解读余华的小说《活着》
《青年文学家》2009年12期 王杰;


相关文章推荐
- 《活着》,一次残忍的阅读
- 当谈到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时候,不得不推荐的就是余华先生所著的小说《活着》。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这本小说阅读过三遍了。完成第一遍阅读是在2014年3月12日下午,还记得...[详细]
- 《中国研究生》2020年04期
- 单程旅行——读《活着》有感
- 活着或是死亡,是每个人都难以驾驭的课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年轻的生命来说。这本书我大致阅读了三遍,分别是我初中、大学和最近,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这本书的理解也不...[详细]
- 《中国农资》2018年45期
- 浅析《活着》一书中女性形象...
- 本文着重分析《活着》一书中的主要女性形象,首先分析书中三个女性自我牺牲、无自我意识和无发声权利这些共同点,其次根据这些特点分析出作者这样塑造女性形象的用意,对传统...[详细]
- 《中国文艺家》2019年05期
- 含泪《活着》
-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朴素美丽的乡间景色,生气勃勃的开端,作家余华却在这个名为《活着》的故事中用一...[详细]
- 《新阅读》2018年02期
- 对余华《活着》的解读
- 《活着》是一组生命画册,它描绘了一个新旧交替的动荡社会,以及人们在一个时代下的生存状态。文本通过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众生世相下的群像摹写和历史画卷的命运隐喻来看待...[详细]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 从叙事的变化谈《活着》由小...
- 张艺谋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改编的电影,是中国文学改编电影的经典之作,两部作品相辅相成,在各自的领域均获得了很多荣誉。本文将从叙事角度入手,以《活着》为例,分析...[详细]
- 《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14期
- 大历史变迁中那些不平凡的小...
- 电影《活着》,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被公认为是张艺谋导演电影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活着》讲述了在大历史洪流的无情冲刷下,小人物那不由自主的悲怆命运。片中由葛优、巩俐塑造...[详细]
- 《人文天下》2017年08期
- 论余华《活着》的人生意义
- 《活着》通过一个小家庭悲欢离合的情节酝酿和被时代大潮左右的人物命运结局,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具有较强的人生意义、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本篇论文从...[详细]
- 《唐山文学》2016年10期
- 论余华《活着》中死亡的救赎...
- 一、《活着》中救赎性的体现1."绝对逆境"中的"他杀"在小说中,人物一次次的死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深潭之中,感受到了窒息的痛苦与绝望。对其中人物而言,这种痛苦与绝望却包含...[详细]
- 《山花》2016年18期
-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悲剧...
- 余华小说《活着》是中国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缩影,本文你从西方悲剧的角度解读《活着》的悲剧意义,探讨《活着》的悲剧性、悲剧原因以及"活着"一词所包含的悲剧精神。[详细]
-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12期
- 论余华《活着》的“苦难书写...
- 《活着》是作家余华描写人生苦难的一本"生存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经过的七次死亡,表现了活着的重要性,体会到人们生活的艰辛,人一直忍受着、承担着生命的困难。文章主要从...[详细]
-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