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吴宇森电影《赤壁》
《青年文学家》2009年04期 张琳


相关文章推荐
- 电影《赤壁》音乐赏析
-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电影音乐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影音乐的完美配合下,诞生了诸多经典影片,电影《赤壁》就是把音乐艺术与电影艺术巧妙融合的影坛力作,影片中...[详细]
- 《大舞台》2014年08期
- 作为景观的历史:政治意识和...
- 当下是一个图像支配的景观社会,人们通过图像认识世界,把握真实,认识历史。然而,景观社会有它自身的一套运作逻辑,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消费主义巧妙介入其中,历史被重写,历史...[详细]
- 《电影评介》2009年19期
- 浅析电影《赤壁》的影视语言
- 《赤壁》堪称一部成功的华语大片,在影视语言方面有不少出色的表现,如场景的壮美与声效的优美、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阴柔、叙事的冲淡与情感的纤浓。本文主要根据其镜头语言、...[详细]
- 《传播与版权》2015年03期
- 从京剧《赤壁》说起——试析...
- 京剧被认为是中国的"国剧",不但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也逐步在海外舞台崭露头角。国家大剧院原创京剧剧目《赤壁》是一部优秀的剧作,在国内外演出市场均获赞誉。文章以京...[详细]
- 《音乐探索》2014年03期
- 巾帼赤壁展英姿 决战天下显...
- 影片《赤壁》在英雄豪杰的群雕中精心塑造了两位女性形象:小乔温柔婉约,深明大义;孙尚香乐观率真,机智勇敢。两人在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中都举足轻重,功不可没。这两个女性形...[详细]
- 《电影评介》2009年19期
- 论电影《赤壁》音乐创作的“...
- 电影《赤壁》(上集)上映以来,观众反响强烈。而商业性的诱惑一直干预着吴宇森,在影片的音乐构思上也显示出吴宇森获取票房的商业痕迹。他起用了日本作曲家岩代太郎创造本片音...[详细]
- 《电影文学》2008年17期
- 《赤壁》:作为历史剧的悖谬
- 吴宇森导演的国产大片《赤壁》,以还原历史真相标榜,试图打造宏大叙事的史诗经典,但因为编导美学旨趣的价值悖乱,以及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桎梏,在对历史真相的重构与解构中,完成...[详细]
- 《电影文学》2008年17期
- 以电影《赤壁》为例探微电影...
- 电影音乐作为原本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晶产物,在当代电影产业攻城略地、占据流行文化前沿要地的背景下,已经超越了这种身份,而上升为一种电影和音乐两种艺术都极度需要的...[详细]
- 《电影文学》2012年23期
- “周瑜不打黄盖”《赤壁》只...
- 而无目的的为颠覆而颠覆,则是毫无意义的瞎胡闹[详细]
- 《上海国资》2009年01期
- 历史的,文学的,视觉的——浅...
- 电影《赤壁》的服装设计,以历史原型为基础,兼顾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相关文字描述,在古典的基调里,灵活融入时尚元素,最终呈现于观众视野中的三国服装,在造型上具有浓郁的...[详细]
- 《电影评介》2009年09期
- 电影《赤壁》配乐浅论
-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导演吴宇森是不会不明白这个问题的,但是他还是起用了一个不了解中国民族音乐语言的日本人来创作这部电影的...[详细]
- 《电影文学》200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