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大学教师受欢迎?
《青年教师》2009年06期 肖舒楠;陈彦青; 下载(202)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谈谈大学教师的课程观
- 介绍了不同人、不同时代的人对课程的理解与定义。进而介绍了课程的特征,以及课程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和教学设备的关系。最后对现代课程改革思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详细]
-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 回归本真:大学教师自我认同...
- 曾几何时,当人们憧憬"诗意地栖居"时,就往往会联想到大学教师洒脱的生活样态:在这里,除了思想、思维本身的艰难、艰辛之外,老师们无须承受什么分外的烦忧。而如今却不同了,随...[详细]
- 《当代教师教育》2020年04期
- 课堂教学:大学教师专业成长...
-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以本为本"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大学教师发展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课堂教学对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性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地认识。...[详细]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20年0...
- 论大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的...
- 教师教育作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性教育,使命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师资。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的改善是教师教育者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详细]
-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12期
- 大学教师权益损害的救济机制...
- 随着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权益救济成为我国高校教师维护权益的一种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大学教师权益救济机制存在教育法律体系不完整、部门行政法规缺位、部门规章制度越位以...[详细]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 关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
-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发展理念,然后分析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接着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服务项目,包括助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培训服...[详细]
- 《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24期
-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与科研公共...
- 大学教师置身于科学研究活动中,其学术身份与科研公共性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基于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从"社会、互动与冲突""语言与心灵""主我、客我与自我"三方面搭建起研...[详细]
- 《教师教育学报》2020年01期
- “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申论
- 大学教师的自我认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既有永恒性的某些要义,又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20世纪以来,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异化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而当前盛行的绩效量...[详细]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年0...
- 大学教师究竟因何流动——一...
- 大学教师流动影响因素涉及教师隐私,传统研究往往效果不佳。本文首次尝试引入"非接触式"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扎根分析,克服传统大学教师流动影响...[详细]
- 《教师教育研究》2020年01期
- 大学教师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创...
- 大学教师评价不仅是大学制度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国内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评价标准比较单一、评价内容过于简单、评价动力单向化、评价目标过于功利等。需...[详细]
- 《黑河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 大学教师发展的意蕴与特征
- 大学教师发展是为了实现大学组织的使命和学术职业的发展,由组织和大学教师实施的旨在提升大学教师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与素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具有如下特征:大学...[详细]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