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唐代边塞诗词中的音乐审美要...
- 边塞,顾名思义就是边疆要塞。边塞诗词,是指驻守边疆要塞的将士戎马倥偬之际,面对边疆地区的旖旎自然风光,借物抒情、以诗言志,主要描述山河壮丽、战争残酷、将士勇猛的诗词...[详细]
- 《音乐天地》2021年10期
- 唐代边塞诗是怎样一种力量—...
- 唐代边塞诗以其雄壮刚健的诗风、气势磅礴的力量,催人奋进,动人心魄,成为唐代诗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化现象,占有“一枝独秀”(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详细]
- 《博览群书》2021年10期
- 漂泊与还乡——唐代边塞诗中...
- 中国古代军旅诗歌中,唐代边塞诗的成就最为杰出,其中的将士与英雄大多是颇具艺术魅力的形象。不过,读者常常难以区分边塞诗中的文学形象哪些是游侠,哪些是战士。虽然这些...[详细]
- 《名作欣赏》2022年27期
- 意象图式视域下唐代边塞诗人...
- 尝试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对唐代边塞诗语篇进行解读,阐释意象、意境所体现出的内在含义,并结合诗歌的创作年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在边疆的所见所闻,从三个维度阐述诗人...[详细]
- 《名家名作》2022年11期
- 北方关镇建置与唐代边塞诗的...
- 唐代与周边民族战事不断,北方的战略位置变得格外重要,众多关镇次第相连,组成了绵延不绝的关镇之路,北方关镇多设置在边塞,诗人的写作因此也被归类为边塞诗。诗人们在用诗笔...[详细]
-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01期
- 战争视野下唐代边塞诗审美研...
- 战争是一个残酷与严肃的主题。从文学发生的角度来看,诗则是优美而生动的文体。唐代具有开放的文化环境,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文人都或多或少有着"一视华夷"的包纳胸襟,因而唐代...[详细]
- 《美与时代(下)》2021年05期
- 唐代边塞诗的“暴力美学”特...
- 唐代边塞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种将暴力浪漫化、崇高化的倾向,近于现代文艺"暴力美学"特征。在具体的艺术技巧方面,以拓展想象空间、意象跳跃性组合较为突出。中唐以...[详细]
- 《湖南社会科学》2021年05期
- 论唐代边塞诗之“风骨”流变
- "风骨"一词,由刘勰率先引入文学批评领域,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标杆之一。在风骨的流变史中,唐人不管是把它当成文学批评的标杆,还是文学革新的手段,都给予了其足够的重视。本...[详细]
- 《今古文创》2021年46期
- 近二十年“唐代边塞诗与甘肃...
- "唐代边塞诗与甘肃"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近20年间,学术界围绕《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全敦煌诗》等文本,结合史料及最新史学研究成果,在"唐代边...[详细]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
- 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
- 唐代边塞诗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唐代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边地风情,将边塞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境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详细]
- 《北方文学》2019年20期
- 唐代边塞诗离怨色彩产生的原...
- 本文从唐代边塞诗创作实际出发,透视了造成离怨色彩的诗歌传统和写作主客体两方面人格心理的因素以及社会现实因素。[详细]
- 《学周刊》201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