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食用野味者,三思而后行
《烹调知识》2002年03期 晓书


相关文章推荐
- 为生存所需补蛋白质 古人与...
- 我国古人对野味的偏好,在各种史籍中有诸多记载。其中既有王室权贵们的美味猎奇,也有落魄文人的无奈之举,更有食用野生动物引发疾病甚至死亡的悲惨记录。直到民国时期,才有动...[详细]
- 《环境与生活》2020年04期
- 新春家宴仿猴肴
- 非典的肆疟,给了世人一个警示,我们必须摈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态的平衡,人类才能远离灾难。适逢猴年新春到来之际,为增添节日的情趣,现介绍几款仿猴菜肴。[详细]
- 《烹调知识》2004年01期
- 千万别什么都吃
- 民以食为天。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吃不行,但不能滥吃。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见什么吃什么,尤其是滥吃野生动物,就会遭受报复和惩罚。庚子鼠年春节期间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详细]
- 《老同志之友》2020年09期
- 乱食野味危害自身
- 前不久、我国很多媒体报 道,在广西抓获的一个捕猎野 生动物团伙,收缴正准备卖给 餐馆的45只猕猴中,有一只竟 然检出可疑艾滋病毒。一时,我 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猴”之...[详细]
- 《中国食品》2000年07期
- 巴黎人科学地吃
- 欧洲在历史上有过黑死病的惨痛教训,所以对饮食是十分讲究的,别说野生动物不吃,就是猪的内脏,包括猪蹄、猪尾巴等都是不吃的,这些下货内脏多送到狗食店销售。当然更没人吃狗...[详细]
- 《保健医苑》2020年09期
- 非洲人的吃
- 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大陆,在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年收入在150美元的最贫困国家中,约有三分之二在非洲,对这些国家来讲,温饱是一个大问题,幸亏非洲地处热带,有大片的森林...[详细]
- 《食品与生活》1997年01期
- 野味山珍 乱吃不得
- 吃风日盛,有人竟开始做野生动物文章,像鸵鸟、蛇、鹿、穿山甲、娃娃鱼甚至天鹅都上了宴席,成了“美食家”的盘中餐。然而你知道吗,野生动物体内多有寄生虫、激素和各种有毒物...[详细]
- 《新疆林业》2000年03期
- “山珍野味”改“山产野菜”
- 台湾省的台南花莲地区,一些靠山吃山的传统山珍野味店,因为台湾当局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便纷纷改业,将原来以各种野生动物为主的著名荤菜,一律改为以各类新鲜野生植物为主的素...[详细]
- 《中国食品》1993年01期
- “吃”的反思
- 今年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再次把蝙蝠和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拉入人们的视线。虽然这次病毒究竟从何而来,还不太确定,真相似乎仍然扑朔迷离。不过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那就是不少公...[详细]
- 《前线》2020年04期
- 粤东山乡的野味
- 除了靠圈养动物外,粤东山乡也常常就地取材,靠山吃山,用诱捕、猎杀等办法来获取野生动物,比如通过抓野兔、捉田鼠、打野猪、抓鱼、收获野蜂蛹等方式来增添食物的来源。装野兔...[详细]
- 《客家文博》2017年02期
- 吃野味一定要注意这些!
- 误区1:野味很滋补人类食用的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比较复杂,身上携带或体内潜伏的病菌也不少,卫生检疫部门又难以进行有效监控,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就在对野生动物的猎捕、运输、...[详细]
- 《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