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广州市某中学为例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年11期 夏静静;刘百里;邢强; 下载(767)被引(15)


相关文章推荐
- 心理求助行为与社会容认度、...
- 以师范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心理求助行为(心理帮助资源的可获得性、心理求助意愿)与社会容认度、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求助意愿越强...[详细]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 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及网络...
-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以及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初中生自杀意念的潜在类别;并使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详细]
- 《中国健康教育》2020年05期
- 老年人网络自我效能感与网络...
- 目的探讨老年人网络使用自我效能与网络诈骗应对的关系。方法 151名老年人和192名大学生,共343人为被试,通过网络自我效能量表和自编的网络诈骗情景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老...[详细]
-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年10期
- 父母自主支持 学业自我效能...
- 采用《父母自主支持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以及《青少年自信心问卷》调查1 000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结果表明:高职生自信心、父母自主支持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在...[详细]
- 《校园心理》2020年02期
- 在自我服务中提升2~3岁幼儿...
-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详细]
-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年09期
- 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历史、现状...
- 自我效能感是在20世纪70年代时美国人Randura提出来的一种概念。这是会对人们思维、行为产生影响的社会认知理论核心概念。对自我效能感进行文献搜索发现,现如今以"自我效能...[详细]
- 《人力资源》2019年04期
- 探究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自我效...
-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理论,旨在研究知识学习和行为动作的根本。中学阶段是个体转向成熟的重要过渡时期,而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详细]
- 《祖国》2019年15期
- 乡村留守儿童提升自我效能感...
- 留守儿童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他们适应能力不强,教师要为他们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榜样、激励、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本文主要从设立活动目标、...[详细]
-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年10期
- 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特...
- 本文通过对民办大学生与公办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比较,以及对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城乡和专业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独立民办大...[详细]
- 《文教资料》2010年27期
- 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教育价值
- 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教育价值刘晓明“自我效能感”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的一个概念。1977年班杜拉在其《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详细]
-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4年02期
- 自我效能感、自尊和抑郁情绪...
- 自尊是人格发展的重要特质,其发展状况对个体整个的人格和行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自尊水平的改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考察自我效能感、自尊和...[详细]
-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