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鲁迅墓祭
- 迅翁铜像墓青苍,静坐沉思目远方。新事鼓吹擎大纛,旧规排击笔刀枪。运交华盖憎兼爱,血荐轩辕隐或彰。遗集重温多警语,谁知真谛蕴雄芒。鲁迅墓祭@彭培炎<正>~~[详细]
- 《企业与文化》2017年06期
- 四十年来鲁迅读书观研究文献...
- 鲁迅既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进步作家也是拥有丰富读书实践的饱学典范。鲁迅在其生平读书实践当中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读书观。对鲁迅读书实践与理念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详细]
-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02期
- 鲁迅三迁——从景云里到大陆...
- 1927年10月3日,四十七岁的鲁迅携许广平抵达上海虹口,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九年。九年间,鲁迅迁居三次——从景云里23号经由拉摩斯公寓到大陆新村9号。这一迁徙的过程,由...[详细]
- 《上海文学》2021年01期
- 鲁迅的“衣”——从一件毛衣...
- 鲁迅的生活中,对于穿着是不甚讲究的;以他的社会地位、身份,对照他的实际生活,可以说是朴素而勤俭的。特别是从他留日归国后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许多时候都是身着长衫,鲜有西装...[详细]
-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02期
- 由印章探究鲁迅的世界
- 一、鲁迅印章综述关于鲁迅先生的印章,在1991年鲁迅诞辰110周年之际,上海鲁迅纪念馆曾编印《鲁迅遗印》一书,内收鲁迅遗印58方,其中现存原章者50方,另有存印鉴者8方。鲁迅遗...[详细]
-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02期
- 鲁迅《阿Q正传》日译本注释...
- 一、鲁迅眼中的《阿Q正传》日译本《阿Q正传》是鲁迅的重要代表作品。鲁迅在世期间,《阿Q正传》已有五种日译本面世。1928年发表于《上海日日新闻》的井上红梅译本是《阿Q正...[详细]
-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02期
- 林憾庐与鲁迅的交往考察
- 和鲁迅先生交往的众多人中,林憾庐(原名林和清或作林河清,别号憾庐,笔名林憾、心感、憾庐)是其中不太被人注意的一个。比起他自己的名字,可能林语堂三哥和《宇宙风》编辑的称...[详细]
-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02期
- 鲁迅——这个时代最深刻的文...
- 你说,这个世界上鲁迅的作品最好看,但是还说,他的东西看不懂。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感触和兴趣,于是我捧起这本《中国新文学大系》,从深刻和细微处品味鲁迅的文学批评风格和语言...[详细]
- 《散文百家(理论)》2020年11期
- 价值体认与文化认同:回族学...
- 鲁迅不仅对许多回族作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回族学者的关注,而透过这些探究文章可以明显感受到回族知识分子对鲁迅的价值体认和文化认同。具体而言,李鸿然、杨继国、...[详细]
- 《名作欣赏》2019年35期
- 鲁迅对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
- 鲁迅对博物学有强烈的兴趣,并且将此兴趣贯穿了生命的始终。全面探讨鲁迅与博物学的关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本文只谈鲁迅对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和翻译。一、矿物学鲁迅1898年...[详细]
- 《文艺争鸣》2019年11期
- 《鲁迅与出版界》
- 该书是研究鲁迅与出版界之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出版界呈现出一种繁盛气象。出版业内部派系林立,里面既有商业利益的争夺,也有文化思想的冲突,更有政治宰制下文学的挣...[详细]
- 《博览群书》201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