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海洋贝类基因组DNA的提取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04期 胡虹,许雅娟 下载(212)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海洋贝类...
- 建立了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提取海洋贝类体中石油烃的方法。从萃取溶剂、温度、压力、静态时间、循环次数等方面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萃取剂为石油醚,萃取温度125℃,压力10....[详细]
- 《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 海洋贝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
- 海洋贝类依据其与人类的关系可划分为三大类群:经济贝类、敌害贝类、其它贝类。其中,经济贝类主要包括5类:食用贝类、药用贝类、饵料贝类、工业贝类、收藏贝类;敌害贝类可分...[详细]
- 《海洋与渔业》2014年07期
- 漫游海贝世界
- 提起贝类,大家一定会想到五光十色的贝壳。浩瀚无垠的海洋世界,孕育了丰富奇异的海洋生物,海洋贝类就是其中最迷人的造物之一,形状奇异,色彩艳丽,有精美的花纹。当你欣赏海洋...[详细]
- 《生命世界》2007年08期
- 中国海洋贝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 概括总结了我国已报道的 40 种海洋贝类的染色体组型研究结果,腹足纲的染色体数目有 2n = 3034, 36 和 60;双壳纲的染色体数目有 2n = 20, 22, 28, 32, 34 和 38 等几种类型...[详细]
- 《海洋通报》2004年06期
- 多环芳烃对海洋贝类多生物水...
-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生态安全及海洋生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海洋贝类作为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滤食性、固着性等生...[详细]
- 《生态毒理学报》2019年01期
- 海洋贝类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 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的完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DNA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的本质,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基因资源的巨大科研和商业价值。在此后...[详细]
- 《海洋科学》2012年12期
-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海洋贝类...
- SSR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多态性丰富、遗传信息量大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SS...[详细]
- 《生命科学仪器》2008年03期
- 对氯苯胺、1,2-二氯乙烷、邻...
- 本文研究了对氯苯胺、1,2-二氯乙烷、邻苯二甲酸丁苄酯和1-苯乙醇4种危险化学品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急性毒性及其物种敏感...[详细]
- 《海洋环境科学》2020年05期
- 更正
- 本刊2008年第3期1163至1167页《3种常见海洋贝类对重金属HgPb和Cd的积累与释放特征比较》一文中,重金属单位"mg·L-1湿重"均应改为"mg·kg-1湿重"。特此更正。[详细]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 我国海洋鱼类和贝类染色体组...
- 综述迄今为止已报道的我国 38种海洋鱼类和 2 2种海洋贝类的染色体组型 ,以及其中 6种鱼和 1种贝的 C-带、Ag- NOR带等细胞遗传学研究的结果 ,并对这项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详细]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
- 一株海洋贝类肠道琼胶降解菌...
- 以琼胶为唯一碳源,从海洋贝类肠道微生物共筛选出44株降解琼胶的海洋细菌,通过初筛和DNS法测定酶活得到一株产酶最高的菌株A-001,酶活力可达到13.01 U·m L-1.菌落形态为乳白...[详细]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