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以隆德县为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薛正昌 下载(774)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关注焦点。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吸引了从国家到社会...[详细]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01期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
- 通过调查我国2016年至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现状,运用文献计量法对知网上近五年非遗档案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对于非遗档案已有相应的研究,在非遗档...[详细]
- 《办公室业务》2021年23期
- 蚌埠市“非遗”档案式保护研...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内涵,注重实现对"非遗"的档案式保护,逐渐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蚌埠市"非遗"的保护现状,在阐释"非遗"档案式保...[详细]
- 《办公室业务》2021年23期
- 甘肃省清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 甘肃省清水县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故里,秦统一中国的发祥地之一,悠久而丰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总量涵盖了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基于农耕文明...[详细]
- 《商业文化》2021年35期
- 浅谈庄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 庄浪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边陲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民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互补,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庄浪文化,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详细]
- 《商业文化》2021年36期
- 基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
-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为立足点,关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播、开发和利用开辟新思路。对非遗的系统传...[详细]
- 《文化产业》2021年35期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产品创...
- 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为研究对象,以其历史、材料、工艺、造型及其背后的民俗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创新设计实践为目的,通过相关的文献与案例调查,重点对明代古...[详细]
- 《文化产业》2021年36期
-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
-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相较于物质需求人们更注重精神方面的满足,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该行业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全域旅游,在众多旅游景点中,涉及较多非物质文化...[详细]
- 《大众文艺》2021年24期
- 新时期非遗与旅游“融合”再...
- 近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后,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的"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详细]
- 《大众文艺》2021年24期
- 以文化旅游开发促进非遗的保...
- 面对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场景,为增强非遗的生命力,需要以大众为主体,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全面拓宽非遗项目的发展空间。本文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详细]
- 《热带作物学报》2021年11期
- 立足“双传并重”理念 构建...
- 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征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加强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电子影像等都成...[详细]
- 《传媒》2021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