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华夏争吟屈原诗
《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5年06期 赖睿; 下载(28)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新媒体时代屈原文化传承发展...
- 屈原文化广博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时代意义。目前屈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传播内容枯燥、传承意识淡薄、文化体验匮乏等困境,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屈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详细]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 浅谈“两湖三地”共同打造屈...
- 秭归、溆浦、汩罗是屈原三个重要的人生驿站,"屈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鄂、湘文化的源头。如何打造"两湖三地"屈原文化共同圈来促进三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一是...[详细]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端午为何成为屈原纪念日
- 对中国人来说,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是再正常不过的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过去祖先是这么吃的,到现在,也没什么变化。只是三大节庆中,唯独端午节吃粽子,多...[详细]
- 《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11期
- 端午和屈原 一个古老节日与...
- 对中国人来说,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是再正常不过的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过去祖先是这么吃的,到现在,也没什么变化。只是三大节庆中,唯独端午节吃粽子,多...[详细]
- 《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11期
- 屈原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
- 屈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在地方传承发展中面临着研究出现学术断层、精神提炼乏善可陈、纪念民俗活动舍本逐末、文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等重大困境。由于屈原其人其事考...[详细]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 屈原是如何“霸占”端午节的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今年6月7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由来,众说纷纭。那么,屈原和端午节又有哪些渊源呢?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较多的说法,诸如:驱...[详细]
- 《新天地》2019年06期
- “屈原文化”宣讲为何受欢迎
- 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传统佳节——端午的节日符号。作为屈原故里秭归的党校理论宣讲员,我觉得宣讲屈原责无旁贷。然而,应不应该宣讲、与宣...[详细]
- 《学习月刊》2013年09期
- 龙膺与湖湘屈原文化
- 龙膺的一生,始终以屈原"枌里(故里)后生"自居,对屈原崇敬有加。他自觉以屈原、宋玉为楷模,结合自己坎坷的仕宦经历,在诗文中尽情倾吐人生的屈怨骚情;他将屈原的行事为人、文...[详细]
- 《求索》2012年06期
- 端午视点:屈原
- 话端午,离不开屈原。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的祖先和楚王的祖先一样,开始也姓芈,后来改姓熊;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详细]
- 《中国地名》2008年05期
- 哭哭啼啼的屈原
- 死前,屈原说了些"九死未悔"一类的豪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为历代屈原追捧者津津乐道。这里边渗透着屈原忠君爱国九死不悔的追求,也是屈原的悲剧所在。以前,每年...[详细]
- 《中国西部》2009年02期
- 常德市城区屈原文化资源考述
- 常德市城区内自古就有招屈亭、三闾港、屈原巷,德山之麓是屈原"朝发枉渚"之处,太阳山是屈原参与民间祭祀太阳神并构思《东君》等作品的地方,平山、高吾山则是屈原的游憩之所...[详细]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