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发病症状与防治方法
《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21期 尹万萍; 下载(37)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一种叶面遮盖剂在大豆灰斑病...
- 为减少东北春大豆杀菌剂的施用量,在大豆灰斑病发病初期进行一种叶面遮盖剂喷施,研究其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控效果。以无人机喷施杀菌剂为施药对照,以不喷施任何药剂为空白对照...[详细]
- 《农学学报》2020年11期
- 枇杷急性型灰斑病的防治
- 枇杷盛产于长江以南各省,长江以北的陕西、甘肃和河南也有栽培。由于它成熟较早,因而赢得“初夏鲜果第一枝”美誉。枇杷灰斑病是枇杷主要病害,全年都有发生,能侵害枇杷的叶片...[详细]
- 《中国果业信息》2005年10期
- 临沂市大豆灰斑病的发生特点...
- 介绍了大豆灰斑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条件,分析了其发病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详细]
- 《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02期
- 枇杷急性灰斑病的防治
- 每年枇杷果实成熟前,常有许多枇杷树体出现大量落叶,这样的树体纵然挂着较多的果实,但因叶片缺少而发育不良,损失较大。究其原因,乃是枇杷急性灰斑病侵害所致。灰斑病是枇杷...[详细]
- 《新农村》2007年11期
- 枇杷急性灰斑病的防治
- 枇杷灰斑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全年都有发生,能侵害枇杷的叶片、果实和枝干。灰斑病菌有三种类型,其中一种属急性型,病菌蔓延快,病斑爆发性、危害性强,是危害枇杷树最严重的一...[详细]
- 《新农村》2006年09期
- 科研人员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
- 大豆灰斑病,又称褐斑病、蛙眼病,由真菌引起,是一个世界性的病害,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病害在东北地区造成的产量损失在10%~30%之间。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国,据报道损失可达60%以...[详细]
- 《种业导刊》2017年10期
- 枇杷灰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
- 根据在苏南地区枇杷园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枇杷灰斑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详细]
- 《苏南科技开发》2007年08期
- 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
- 以合丰50为试材对黑龙江省田间大豆灰斑病发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采集田间发病的大豆叶片,通过调查极端高温和低温条件及不同大豆叶部温度、冠层湿度下大豆灰斑...[详细]
- 《大豆科学》2009年02期
- 温度与叶面湿润期对大豆灰斑...
- 为了明确环境因子对大豆灰斑病侵染的影响。试验采用大豆品种‘垦丰14’在温室内进行,在第2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孢子悬浮液的喷雾接种。试验设立5个温度处理:15℃、20℃...[详细]
-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35期
-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遗传多...
- 从100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且稳定性好的10对引物组合,对2006-2009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大豆主要产区的121个大豆灰斑病菌菌株进行AFLP分析,得到148个多态性条带。用U...[详细]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年01期
- 2008~2009年黑龙江省大豆灰...
- 2008~2009年在黑龙江省各主要大豆产区采集并分离大豆灰斑病菌菌株127个,采用一套鉴别寄主对采集的大豆灰斑病菌进行鉴定,以明确黑龙江省各主要大豆产区大豆灰斑病菌的小种...[详细]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