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人物歇后语的语义构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李云彤; 下载(172)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认知域的种类
- 认知域是认知语法的重要概念,用来指描写一个语义结构时所涉及到的概念领域。Langacker指出,任何述义描写都离不开认知域。有的述义描写只需要参照一个最基本的认知域,而大多...[详细]
-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8年01期
- 人体词语认知域中的转喻与隐...
- 人类的基本活动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人体词语属于基本范畴词语,具有转喻、隐喻能力。本文从...[详细]
-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2期
- 论“比”字句的否定问题
- "比"字句包含着两个认知域:差异比较和比较结果。因此"比"字句应该有两种否定式"没有"句和"不比"句。"没有"句是对比字句比较结果的否定,而"不比"句是对比字句进行差异比较的...[详细]
-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 从关联理论看目的认知域中的...
- 意图和意义是交际中的一对映射关系,受制于交际双方认知环境的互相显映;这种映射关系又往往呈非对称性和衍生性,从而产生预设意义(即含意)和非预设性意义。受意人对意图的信...[详细]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认知视角下的借代研究
- 借代认知研究认为借代是一个认知域投射/影射另一个认知域,存在着泛化趋势。借代的本质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激活关系,依赖于人的常识和一定的语境,是"整体—部分"联想激活。[详细]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源认知域中的意图传递及其关...
- 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 ,对源认知域中的交际意图的传递进行语用认知方面的探析 :交际意图作为动态交际系统的始发点 ,在源认知域中通过关联假设等思维机制进行信息加工而导出带...[详细]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8期
- 概念隐喻和转喻
- 隐喻和转喻的差异表现在两者所涉及的认知域的数量的不同。隐喻的形成必然要涉及两个认知域,而转喻却不一定是这样,有时候仅涉及到一个认知域,但也有涉及到两个认知域的时候...[详细]
-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年02期
- 概念的认知表达——框架、认...
- 框架、认知域及理想化的认知模式是认知语言学中表达概念的三个重要术语。对三者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这些概念,加深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解。[详细]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类范畴的事物来理解另一类范畴的事物,把源认知域的某些特征映射到目标认知域中,通过推理、判断等心理过程产生新的映合结果。本文基于...[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3年32期
- 论三身代词的异化
- 三身代词的指称历来是现代汉语研究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三身代词的意义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异化的现象进行总结,并运用语用学的"认知域"理论、"身份高低复数"等理论对其...[详细]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 同源字的音义生成机制研究
- 本文从概念整合角度分析同源字语音和语义的生成方式。研究发现,简单型和镜像型网络构建的同源字属于同一认知域,而单域型和双域型网络构建的同源字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它们...[详细]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