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疫霉异宗配合变异株交配型的遗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王建营,周永春,郑小波 下载(70)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蝉棒束孢交配型基因的分析和...
- 蝉棒束孢Isaria cicadae为药用真菌蝉花的无性型,在防治同翅目害虫上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蝉棒束孢多以孢梗束状态存在,其子实体阶段极为少见。交配系统是真菌有性生殖...[详细]
-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年06期
- 致病疫霉菌株交配型的检测及...
-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体,可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致病疫霉的有性生殖可以产生卵孢子,由于其抗逆性较强,利于致病疫霉渡过不利的生存环境...[详细]
-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02期
- 三种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子检测...
-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属于异宗配合卵菌,当A1、A2两种交配型同时存在时,可以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检测疫霉菌交配型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对峙培养,这种方法耗时长...[详细]
- 《菌物学报》2016年12期
- 白粉菌交配型位点基因结构及...
- 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性寄生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开展白粉菌交配型基因研究可以为全面认识白粉菌的生活史循环和系统演化提供证据。本研究以子囊菌...[详细]
- 《菌物学报》2019年09期
- 疫霉属卵菌性别产生与演化的...
- 以化学农药氯唑灵诱变天然同宗配合疫霉种(Phytophthora cactorum)的5个野生型菌株,获得了其中4个菌株的稳定异宗配合变异株,诱变率最高可达1.1%.确定了氯唑灵处理诱导疫霉...[详细]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核盘菌交配型基因mat1-1敲除...
-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方法对核盘菌的交配型基因mat1-1进行基因同源重组的敲除对比实验,获得了缺失mat1-1基因的转化菌株.先利用PCR方法获得mat1-1基因的左右两侧...[详细]
-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1期
-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
-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对2001—2007年分离自11个市(县)的番茄和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测定。交配型测定的18...[详细]
- 《植物保护学报》2008年05期
- 中国不同地区致病疫霉遗传多...
- 本文应用RAPD技术检测了我国主要马铃薯产区致病疫霉的遗传分化情况及不同地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用筛选出的10个随机引物对1997~2001年间采自我国9省市的82株及3株来自日本...[详细]
- 《植物病理学报》2006年03期
- 重庆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测定
- 通过对峙培养在RSA和RTA上对重庆地区主要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自重庆地区8个县(区)的186个致病疫霉菌株均为A1交配型,没有检测到A2交...[详细]
- 《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1期
- 疫霉菌的交配型与性分化(综...
- 系统综述了疫霉菌的交配型与性分化的发现、类型与测定、遗传变异及其调控机制、地理分布、异宗配合机制与交配型的本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疫霉菌及其所致病害的研究与防治...[详细]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福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 从15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2条,对分离自福建省10个不同市(县)的番茄或马铃薯晚疫病标样中的63个致病疫霉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产生92条RAPD条带,其中85条...[详细]
- 《福建农业学报》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