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和饶毅 科学家的批评与责任
《南风窗》2010年26期 田磊 下载(212)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施一公 永远向顶尖发力
- 在《自然》杂志最新发布的2021年度年轻大学自然指数中,他带领的西湖大学是上升最快的25所年轻大学中最年轻的。首次发现次要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2021年他带领团队...[详细]
- 《科学大观园》2022年03期
- 施一公: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
- 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已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证实,但他表示,在辞去副校长之后,他将继续保留在清华的教授职务。他同时表...[详细]
- 《人生与伴侣》2018年05期
- 施一公 西湖大学“掌门人”
-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刚成立两年的西湖大学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尽显朝气和锐气。作为西湖大学的倡议人之一和首任校长,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是西湖大学最重要的"标签"和"代言人"。...[详细]
- 《科技创新与品牌》2020年12期
- 多面施一公
- 3月24日,生物医药公司诺诚健华-B(09969.HK)(下称"诺诚健华")热度不减,开盘就延续了前一个交易日的涨势,最高涨幅接近7%,直至午后才有所回落,最终收于9.72港元/股。这家3月2...[详细]
- 《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06期
- 施一公: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
- 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毕业,选择出国留学,用了10年时间,从一位普通的留学生蜕变成世界著名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0年后,他却放弃美国国籍和国外的优厚条件毅然回...[详细]
- 《时代邮刊》2020年20期
- 施一公:做学问是最浪漫的事
- 曾几何时,成为科学家不再是少年们的梦想,取而代之的是对财富、权力的过分追求。不少年轻人成为了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科学家精神已渐渐被他们遗忘。但施一公用他自己...[详细]
- 《东西南北》2018年06期
- 为理想而战——访2016年度何...
- 因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理等领域做出的杰出科学成就,施一公获得了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他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遇到了一个好...[详细]
- 《中国科技奖励》2016年11期
- 施一公 做事情,需要水到渠...
- 打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的博客,有点令人诧异。从2009年5月的首篇博文开始,至今仅发布了29篇博文,却有着320万的来访记录。不过,每篇博文都贴着...[详细]
- 《科学新闻》2017年02期
- 施一公:科学报国是最大的荣...
- 施一公,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一系列国际奖项,是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200...[详细]
- 《党员干部之友》2017年01期
- 施一公:喜欢跑步追战争剧的...
- 10多天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被学校任命为校长助理。一周前,他又挂职出任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每年要讲80个学时的课,要带10多名博士生、博士后,还要进行大...[详细]
- 《今日科苑》2015年02期
- 施一公:用一流成果来爱国
- "中国正处在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科学家理应去私心、敢担当、有作为,把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施一公如是说。2014年4月3日晚,央视《新闻1+1》节目的标题是《...[详细]
- 《人民文摘》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