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说钱锺书《谈艺录》之鉴赏论
《名作欣赏》2007年06期 周振甫;


相关文章推荐
- 折杨柳
- 白雪新年尽,东风昨夜惊。芳菲随处满,杨柳最多情。染作春衣色,吹为玉笛声。如何千里别,只赠一枝行。杨慎,明代文学家,与徐渭、解缙并称明代三大才子。著作百余种,后人辑为《...[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33期
- 《折杨柳》源流嬗变及诗史价...
- 乐府古题《折杨柳》随着时代、社会、文学、音乐的变迁而发展,几次换为"新声",在内容题材、声律技巧、创制手法方面均有扩展或突破性的变化。其经乐府而为律绝,变律绝而为声...[详细]
- 《作家》2010年22期
- 《折杨柳》非折杨柳
- 我以前写过一篇《"更"字阵中,"诗词大会"全军覆没》,近期得知,有专业媒体发表了。这一篇文章,算是个续篇吧。在唐诗中,有"杨柳""折柳"词语。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详细]
- 《青年记者》2016年13期
- “折杨柳”考
- "折杨柳"既是古乐府曲名又是个古老而富有人情味的民俗。因折柳赠别不是统治者的礼制所规定,所以它的源流始木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现就古代文学作品的有关描述作个初步探索。...[详细]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 “诗词大会”出奇葩 三场无...
- 在唐诗中,有见"杨柳"、"折柳"词语。如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甫"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等等。这里的"杨柳...[详细]
- 《学语文》2016年04期
- 《折杨柳》作者小考
-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三所录《折杨柳》的作者并非戴叔伦,亦非宋人何汶《竹庄诗话》所言之窦巩,而确应为杨巨源[详细]
- 《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折杨柳”与唐人边塞诗
- 唐人边塞诗惯常以其高昂饱满的情志和浏亮明朗的用语激发世人的慷慨之意,但每每当其情绪略有低回之时,“杨柳”或“折杨柳”的字眼儿便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众多诗人的笔下,流...[详细]
- 《阅读与写作》2007年02期
- 笛声浓了乡愁
- 这一年的春天,李白漫游来到了东都洛阳。夜晚,他正闲庭信步,忽然自远而近,悠悠扬扬传来一缕笛声。仔细谛听,乐曲仿佛是《折杨柳》。怎么,明丽舒展的笛音转入了一种幽咽的抑郁...[详细]
- 《歌曲》2000年09期
- 春风杨柳曲——读诗杂想
- 盛唐的著名诗人王之涣,虽然仅为后代遗存下六首诗.但这六首,字字珠玑,脍炙人口.他的《凉州词》.更是传诵万家的名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详细]
- 《新疆林业》1982年05期
- 《四库全书》类书中杨柳的多...
- 杨柳不仅意蕴独特,且所指多样,故常常被引用于传统文化当中。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的类书里,记载了历代古籍中所述杨柳的不同意境,如杨柳作为时令季节的指示;杨柳表达离...[详细]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 浅析《四库全书》类书中杨柳...
- 杨柳不仅意蕴独特,且所指多样,故常常被引用于传统文化当中,在《四库全书》中子部中的类书里,记载了历代古籍中所述杨柳的不同意境,如杨柳作为时令季节的指示;杨柳表达离别之...[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1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