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和她的“女儿”——女性主义改写《白雪公主》
《名作欣赏》2005年16期 胡晓华


相关文章推荐
- 《雪孩》对《白雪公主》主题...
- 《白雪公主》作为童话中的经典,已众所周知。卡特善于运用传统童话素材进行写作,其《雪孩》就是以《白雪公主》为蓝本创作的。与《白雪公主》不同的是,《雪孩》是卡特在原作...[详细]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6期
- 《白雪公主》的母体瓦解和荒...
- 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创作了小说《白雪公主》,从人物,语言和情节三个方面瓦解了小说主题,以揭示现代人类生存的困惑及道德嬗变。[详细]
- 《北方文学》2016年19期
- 一段探索与疗愈的旅程——《...
- 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莫泊桑的现实主义小说《项链》在写作背景、主题和情节上,有着诸多相似。见证两名主人公白雪公主和玛蒂尔德在虚荣心的驱动下的复杂经历,如同踏上两段...[详细]
- 《名作欣赏》2020年08期
- 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的...
- 互文性是小说意义生成之源,它解构了一系列文本"碎片"在源文本中的意义,同时又能够充分利用文本碎片进行重构,生成作者本人也无法预见的丰富意义。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小说《...[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 从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看女...
- 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有三个不同版本,分别塑造了三个不同的白雪公主形象,从厄伦手稿中的家庭受难者,到格林兄弟笔下的善良被动的弱者,再到现代作家重新塑造的独立自主的女性...[详细]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年0...
- 试析小说《白雪公主》中的戏...
- 1967年,美国著名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发表了他的中篇小说《白雪公主》。这部后现代主义的典范之作一经发表,便在文学界激起了轩然大波,拍手叫好者有之,顿足贬抑者亦不乏其人...[详细]
- 《前沿》2006年01期
- 《白雪公主》:女性成长的寓...
- 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并且结合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来解读经典童话《白雪公主》。作者认为在《白雪公主》里集中了三大原型模式:伊拉克拉特情结模式、成年礼模式、圣婚...[详细]
- 《中国儿童文化》2005年00期
- 解读《白雪公主》的后现代主...
-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一位重要的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白雪公主》就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佳作。《白雪公主》的创作手法与传统小说有很大不同,它使用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戏...[详细]
- 《名作欣赏》2019年11期
- 《白雪公主》赏析
- 本文主要从人类情感世界里来解读《白雪公主》这篇童话,呼吁人们在当今这个人人疲于奔命的时代思考自己在情感世界里扮演什么角色。同时祝愿天下的孩子都能相信经历了种种磨...[详细]
- 《科技信息》2014年10期
- 作为碎片存在的《白雪公主》...
- 拟从"碎片"和"拼贴"二者的关系出发,分别从文本形式、文本内容、作为文学存在的文本及文本媒体等多个维度介绍了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后现代作品《白雪公主》的碎片性特征,并相...[详细]
- 《鸡西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 《白雪公主》中的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小说在颠覆传统小说的内部形态和结构 ,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颠覆和解构的同时 ,也形成了自己的“重构”趋势。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巴塞尔姆的代表...[详细]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