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 民族志视野与转型期汉族作家...
- 从民族志与文学融合的视野看,转型期汉族作家跨族文学是以汉族作家的跨地域行走、跨族群交往、跨文化体验为前提,以少数族群的历史、现实及地方性知识为描述对象的文化书写。...[详细]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
- 《诗品》的寒族文学观
- "寒族文学观"是指导钟嵘文学批评的根本性文学观念。《诗品》的"寒族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对诗人的斟选、品评与审美情趣上。在《诗品》中,钟嵘斟选了大量的寒族诗人,使之成为一...[详细]
- 《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关于某族文学
- 自古以朱,族属便只是族属,文学也就只是文学,把族属和文学紧紧结合起来,而组成"某族文学"这样一个词组来使用乃至推广,这似乎是这些年的一种新发明。倘我们的记忆能力还好,我...[详细]
- 《民族文学》1993年04期
- “打工族文学”和《北京人在...
- 所谓“打工族文学”或“留学生文学”,如《北京人在纽约》(曹桂林)、《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周励)、《我的财富在澳洲》(刘观德)等等,一般是指描述新时期中一些人们在海外经历...[详细]
- 《中文自修》1994年02期
- 论西晋寒族文学
- 在魏晋之际社会思想巨变的作用下,西晋寒族作家的创作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强烈影响。为了获得政治机会,寒族作家依附于权贵士族,这造成了他们的文学品格不高,混同于士族文学之中...[详细]
- 《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2期
- 当代汉族作家的跨族文学书写...
- 中国文学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文学,历史上多民族间的交往、融合、冲突,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互补、互证形成了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混杂性。新时期以来,...[详细]
- 《小说评论》2017年05期
- 近十年两宋家族文学研究回顾...
- 近十年来的两宋家族文学研究,在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内容丰富多样,研究角度自由灵活,成绩显著。通过对其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总结,能够更加清晰地把...[详细]
-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从“发现”到认同——当代汉...
- 当代汉族作家跨族文学是以汉族作家跨地域行走、跨族群交往、跨文化体验为根基的文学表意实践。它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族群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已有文学经验...[详细]
-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 两宋家族文学的不同风貌及其...
- 两宋家族文学在文学表现主题、文学影响范围、文学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体裁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种差异背后有着相关的社会(包括家族)、政治、经济、文化原因。因而探讨...[详细]
- 《文学遗产》2007年02期
- 空间、意象、存在——论和瑛...
- 文学创作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不同的地域环境与社会空间为作家的创作活动提供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审美关照对象,同时也影响着作家的生存状态、心理基质、价值取向和审美...[详细]
-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04期
- 浅论藏族文学翻译
-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学精华的借鉴,发展本民族义学事业的方法,历来被各民族人民所珍视和运用。藏民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有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它也和其...[详细]
- 《西藏研究》199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