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 明清“性灵”诗论的现代符号...
- 清初三大诗学理论"性灵""神韵"与"格调"是中国古典诗论在文论历时谱系中的共时表达,其中"性灵"在现代语境中评述颇多。本文运用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从性灵的主体、符号与结构三...[详细]
- 《中国比较文学》2021年01期
- 朦胧诗论争与“新时期”诗论...
- 朦胧诗及其论争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并已产生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经对朦胧诗论争的起伏过程、论争阵营的构成、艾青等诗人参与论争的观念原因和人事矛盾...[详细]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03期
- 废名诗论研究述评
- 废名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家,也是重要的诗人和新诗批评家。其新诗理论著作《谈新诗》在当时并没有取得很大反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台湾诗人对废名诗歌的重新发...[详细]
-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诗论:只有太阳,照常升起
- 不知之美自信即美这话我深表怀疑我欣赏的美人儿往往都是美但并不自知的甚至从未考虑过美与不美的问题倾城倾国的美人儿当然是美人儿不知城不知国不知唯有吾知 名画及其诞生...[详细]
- 《东方文化周刊》2016年17期
- 论诗论史中的比兴观
- 比、兴概念的重要性和它的复杂缠夹,曾引起历代研究比、兴学者的无穷兴趣。因此,分析归纳诗论史中的比、兴观,以便更清楚地认识比、兴的本质及内蕴,也就成为现实的需要。从诗...[详细]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
- 争奇斗艳 标举新变——齐梁...
- 齐梁诗论是整个魏晋南北朝诗学理论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 ,诗论形态已经完全成熟。诗论内容方面就诗歌本质的探讨进行了较充分的挖掘 ,缘情、诗体流变、声律、辞工等各方面都...[详细]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废名的写实主义诗论
- 废名的诗论矛盾很多 ,比方古诗与新诗、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在废名的诗论里打下了烙印。但总的说来 ,废名的诗论是写实主义的诗论 ,他的诗论和胡适、陈独秀的理论是一脉相承...[详细]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
- 继承与超越——臧克家的现代...
- 臧克家的现代诗论认为 :诗歌要反映真实的生活、表现真实的情感 ;要有益于人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要有完美的形式、完美的内容 ,并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它明显地...[详细]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北朝诗论探析
- 南北对峙时期,南风盛行,北朝文学相对比较沉寂。因而北朝诗论这一概念在人们的印象中更是模糊。其实,一朝有一朝的文学,也必有自己的理论作为创作的总结和指导。本文拟从...[详细]
- 《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 古典诗论总结期的透视与概观...
- 清代诗论论家蜂起、流派纷呈,他们的诗论显示出其作为中国古典诗论的总结的容量与深度,同时,清代诗歌创作的理性化发展无疑也是与清人理论意识的不断加强紧密相关。王英志同...[详细]
- 《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03期
- 和诗共同着命运……
- 诗是天然地属于青春的。诗论则未必。但是我不明白:扼杀诗和青春的"诗论"是否有资格被称之为诗论并获得某种殊荣。[详细]
- 《诗刊》198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