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
《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01期 崔欣欣; 下载(605)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外儒内法”之再辩正——以...
- 我国封建王朝的法律实践,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都体现了依礼制法、以礼入法、以法护礼、以法行礼的原则与精神。明代的立法和司法两方面的法律实践都证明,"礼"是明朝统治者统...[详细]
- 《创新》2012年04期
- 论张居正的社会思想
- 文章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了他的社会思想,他的社会控制论、社会变迁思想及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法,不涉及其政治与经济思想,但是从其中可以透视具有的社会思想,三者是交织一体...[详细]
- 《企业导报》2012年01期
- 从“兴儒”与“法治”结合的...
- 秦亡汉立,为了维护王权统治,建立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制度,是当时统治者的首选,作为新兴的政权,要有更加进步的统治思想和治国之道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详细]
- 《兰台世界》2014年12期
- 傅玄改良一瞥
- 傅玄是魏晋之际著名思想家,作为封建时代有责任感的士大夫,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统治,以古鉴今,规谏统治者,曾提出外儒内法,德威并重;分业定民,急商缓农;改革课田,赋役有常;整顿...[详细]
- 《文教资料》2019年32期
- 先秦至汉初道统秩序模式论辩...
- 儒家道统是一种虚构的历史谱系,其在聚合轴中有意识地选择而建构的"道统"组合轴是为了建构一种知识权力系统来对抗日益强大的政治统治权力,也即被后世称之为道统与政统的争衡...[详细]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汉初儒者在道与势之间的艰难...
- 在大一统皇权专制的政治下 ,儒者及其所任之道与人君及其政治权势的结合更为艰难。儒者叔孙通在与政治权势的结合中 ,表现出道与势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是以枉道从势为基础的 ...[详细]
- 《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 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探析
- 汉初的黄老之学因其“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备受统治者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推行“大一统”军事外交政策的需要,汉武帝登基后,逐渐弃“黄...[详细]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论汉武帝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学界普遍认为,汉武帝政策的性质是"儒表法里"或"外儒内法"。事实上,武帝时期政策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存在着一系列变迁,因此,不能将其简单、静态地归结为"外儒内法",或"儒表...[详细]
- 《北方论丛》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