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试论猪败血症疾病的有效诊治
- 猪败血症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部分病猪发病初期病症不是十分明显,容易导致养殖户的判断失误,防治不及时,易引发群体感染,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在发病后,养殖...[详细]
- 《饲料博览》2021年04期
- 狼犬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 1.败血症的综述(1)败血症的概念:败血症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进入血液,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机体全身性严重的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在犬病临床中较为少...[详细]
- 《北方牧业》2003年11期
- 牛产后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 引起牛产后败血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难产、助产不当和产道感染,导致牛在产后体质虚弱并且抗病能力降低而感染疾病。要根据牛的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详细]
-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年12期
- 鸭肿头败血症的研究进展
- 鸭肿头败血症是一种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的新型、烈性鸭病毒性传染病。从这一新型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诊断方法和预防等方...[详细]
-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 牛产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防治
- 牛产后败血症以全身症状表现为主,体温高热稽留,死亡率较高;脓毒血症以组织器官化脓为主要特征表现。预防该病需做好母牛疾病防控及产后护理,科学助产;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最...[详细]
-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年05期
- 败血症感染野生白天鹅的诊治
- 禽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等。本病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污染的场地、饮水、饲料、用具等经消化道或通过尘土、空气等经呼吸道...[详细]
-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4期
- 产褥热(产后败血症)
- 病因助产时消毒不严格,或胎儿过大造成子宫损伤,感染了细菌。细菌进入血液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性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产后不久,病猪体温升高到41~41.5℃,寒战,减食或...[详细]
- 《饲料博览》2004年09期
- 大家畜非传染性败血症致死2...
- 大家畜非传染性败血症在兽医临床上并不是很少见到的,笔者1970—1974年即亲自见到23例,其中黄牛12例、水牛9例、驴2例。这些患畜都是因在患病初期误诊或延误治疗时机,而至病...[详细]
- 《湖北农业科学》1978年07期
- 产后败血症的诊断及治疗
- 家畜产后败血症在临床上时有发生,若得不到正确有效的治疗,就会给广大养畜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现介绍给大家,供同行...[详细]
- 《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16期
- 检测鸭肿头败血症病毒的间接...
- 为了快速诊断和检测鸭肿头败血症病毒抗原,用分离自典型鸭肿头败血症的XD株病毒,制备鸭抗XD IgG、兔抗XD IgG,建立了检测鸭肿头败血症病毒(DSHSV)抗原的间接夹心ELISA法。试...[详细]
- 《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01期
- 創伤性败血症診疗报告(第一...
- 一、引言在1961年8月的放牧季节里,某地区某单位相继被马蟥(水蛭)咬伤八匹马骡。因继发感染以致发生创伤性败血症者三匹。病情日趋严重,死亡威胁着患畜。由于积极抢救,两匹患...[详细]
- 《中国兽医杂志》196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