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美与时代(中)》2021年07期 汪晨 下载(220)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河南地方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再加之国家现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挖掘更多的文化遗产,以...[详细]
-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10期
- 非遗图纹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 传统花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碰撞后,日渐式微,已进入了濒危的状态。本文以花瑶挑花的传承现状为出发点来阐述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将花瑶挑花图纹与现代数字化技术有机结...[详细]
- 《艺术品鉴》2021年29期
- 非遗传统陶瓷手工艺的数字化...
- 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又为传统非遗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内涵,对非遗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详细]
- 《艺术大观》2020年22期
- 徽州“三雕”的数字化保护研...
- 有徽州地域特色的"三雕"文化艺术,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链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巨大变革,徽州"三雕"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通过数字化方法加强徽州"三雕"实体数字...[详细]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 《白族木结构建筑营造工艺与...
- ~~《白族木结构建筑营造工艺与数字化保护研究》@肖振萍$大理大学<正>~~[详细]
- 《科技与出版》2018年04期
-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
- 本文从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的"原真性"原则入手,展开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探讨,深入分析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对比传统实体展示与数字化展示的差异,最后结合禹州传...[详细]
-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 高平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 科技的发展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续存逐渐呈现出颓势,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审美的需要。高平刺绣等民间传统手工艺蕴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语境,对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承文化命...[详细]
- 《纺织报告》2021年09期
- 3D技术在海南非遗创新数字化...
- 通过3D技术对龙塘雕刻艺术等非遗的创新保护,吸引更多的目光来关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从而激发广大群众对海南非遗的探索与认可。[详细]
- 《新美域》2022年06期
- 基于新媒体下的民间甲马工艺...
- 云南民间艺术正在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在新媒体形势下,如何使用数字化手段使云南民间艺术得到更好地保护与推广,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云南甲马为例,探讨云南民间艺术的数...[详细]
- 《大众文艺》2013年06期
- 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艺数字化...
- 武陵区域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利用数字技术可实现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数字化传播及数字化传承。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数字化保...[详细]
-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7年...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级非...
- 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数字化保护平台设计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基于数字化保护平台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保护型设计,并提出了羌族刺绣...[详细]
- 《数字通信世界》202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