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发现的古老史诗《亚鲁王》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2014年期 余未人; 下载(5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史诗时代与当前文艺的史诗问...
- 我跟大家交流一个话题,题目叫《史诗时代与当前文艺的史诗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问题,限于时间,这里简短说一些观点,也算抛砖引玉。众所周知,或者在以前的结论上中国是...[详细]
-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01期
- 论冯骥才“非常时代”非虚构...
- 冯骥才"非常时代"的非虚构写作主要集中在《一百个人的十年》、《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三部著作中,作者以普通个体为叙述中心,采用不同的叙述手法,多层次呈现了特殊的...[详细]
- 《河西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 口传史诗田野案例若干评析
- 国际史诗研究者在口传史诗田野作业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些田野案例体现了各自所处时代的史诗研究的学术水平,与国际史诗研究新范式的建立和研究热点有着直接关联,...[详细]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 反思与建构中国史诗学术传统...
- 冯文开的《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是一部体现了相当学术功力和学术创见的著作,将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实证性的考辨,又有理论性的阐发,对中国史诗研究历史中每个...[详细]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 史诗《亚鲁王》的语言文化价...
- 语言不仅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文化。通过对《亚鲁王》史诗中的狩猎文化、稻作文化、民俗文化和商业文化等在苗族语言中的反映形式及文化内涵进行...[详细]
-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6年...
- 《亚鲁王》史诗民俗事象及文...
-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一部以"亚鲁王"这个人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多文本、篇幅长短不一的民间韵律体口头历史叙事长诗。这部史诗的内容浩瀚,民俗形态丰富多样,其中从史诗唱...[详细]
- 《创意设计源》2017年03期
- 蒙古史诗传承与听众基础
- 本文通过田野经验,认为记录下来一位艺人一次演唱的文本,代表不了一部史诗传承的全过程。这对蒙古史诗传承过程中,演唱现场全景及史诗听众的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让我们...[详细]
- 《西部蒙古论坛》2008年04期
- 史诗《Haricha Mergenii Tu...
- <r-…c^Tgj'gTVrr/ 1w》《Kgb^gT^y^cu*-m-w>/ :^015D{,#JU5>ld/^T^CS^〕1n^/^《^7k*^^TC^/%:luT^^TCyQ r0>T^1^^>^fd^^v^{ioc1u mc^,09 :o?LG\9\?t,^^<v?<v i "7c^0wfvJw^Q...[详细]
- 《西部蒙古论坛》2009年01期
- 20世纪《诗经》“史诗问题”...
- 《诗经》"史诗问题"是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产物,它的学术观照的是将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文学传统与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西方文学传统之间展开比较,其间涉及两种不同文...[详细]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 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
-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希腊史诗、印度史诗、巴比伦史诗、芬兰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等都成为一...[详细]
-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年01期
- 从史诗资源大国到研究强国—...
- 当下,正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史诗研究存在三大问题:缺乏明确的学科目标,受西方中心论束缚,第三者的必要参照缺位。其发展思路是:以大国学术应有的胸怀,将中国史诗研究纳入国...[详细]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