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实验研究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姜涛;贾蕊;兰洪成 下载(166)被引(14)


相关文章推荐
- 自悯信书写对大专生班级团体...
- 为了探讨自悯信书写干预对大专生班级团体依恋的影响。通过招募大专生被试134名,将其分为自悯信书写组(实验组)、书写控制组和无任务控制组。自悯信书写组和书写控制组需要根...[详细]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0...
- 奖赏与儿童创造性提问的关系...
- 本研究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通过奖状提供精神奖赏,通过笔记本提供物质奖赏,并和控制组进行比较,探索了不同奖赏对儿童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精神奖赏组...[详细]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STEAM训练提升小学生的注意...
- STEAM训练是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技能的重要方法,在完成STEAM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等认知能力得到训练。本研究采用前后测设计,被试匹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利用Str...[详细]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年05期
- 基于网络的叙事写作疗法对大...
- 目的探讨网络叙事写作疗法对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名参加辅导的大学新生随机分成实验组(10人)与控制组(10人),对实验组实施6次网络叙事写作疗法,控制组不实...[详细]
- 《卫生职业教育》2016年12期
- 一例提升大学生希望水平的团...
- 选取63名大学新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团体干预前后对两组成员的希望水平进行测量,同时在团体干预后对实验组成员进行个别访谈以补充数据。前测时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希望特质水...[详细]
-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年15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
-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方法经过宣传、招募、面谈、筛选,采用自行编制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10名贫困大学生(非控制组)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训练...[详细]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 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
- 心理学家活切尔和布雷姆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把被试者分为高控制组和低控制组,让他们都阅读同一篇政治宣传材料,只是在高控制组被试者所阅读的材料中加入了突出宣传目标的语...[详细]
- 《山东教育》2007年26期
- 共情能力对大学生在心理压力...
- 目的:探究有、无共情能力学习对在心理压力情况下其宽恕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随机抽取西南大学在校大学生200名,一组为实验组即有共情能力训练组,...[详细]
- 《才智》2014年32期
- 高抑郁症状初中生的团体干预...
- 采用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对比研究,对36名高抑郁症状中学生进行两轮认知干预,干预前后抑郁症状测查表明;纵向比较,实验组认知干预后,抑郁症状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横向比较,...[详细]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11期
- 对于学业不良医学生进行小组...
- 目的探讨小组辅导对于学业不良医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疗效。方法筛选了16名学业不良的医学生,随机分成相等的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了为期5周的小组辅导,而控制组...[详细]
- 《现代养生》2013年14期
-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 大量的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且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积极的。我们选取了245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太极拳运动进行前测—后...[详细]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