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山为何选择《一九八四》——从翻译生态学角度看译者的译作选择
《芒种》2016年08期 孙晓晖;李博 下载(57)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郭楚夕作品
- ○一九年二月八日至三月十六日,纽约布朗克河艺术中心(BRAC)展出:『具有意义的材料—郭楚夕的装置』。郭楚夕作品@郭楚夕<正>~~[详细]
- 《荣宝斋》2019年03期
- 中国文学(一九四九-一九九九...
- 不同时代人眼中的文化与历史从王蒙的选集可以看出,短篇小说依然是九十年代中国主要的体裁,这种体裁有时会让西方普及本出版商看中。《中国西部》(The Chinese Western)编辑...[详细]
-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4期
- 董乐山译本《一九八四》译者...
- 20世纪70年代末期,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怀着对日本和德国法西斯右翼极权主义的极端憎恶,主动选译奥威尔的经典作品《一九八四》,该小说首次在中国译介传播。《一九八四》是...[详细]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
- 从归化异化角度对比分析《一...
-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西方家喻户晓的政治寓言小说,在世界文坛上的位置举足轻重。本文从归化异化的角度比较董乐山与刘绍铭两位先生的译本,能较清楚地看到两位译者在...[详细]
- 《山海经》2016年07期
- 影响《一九八四》在中国大陆...
- 本文结合《一九八四》在中国大陆近70年的翻译出版史,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以此深化影响文学翻译的外部因素的认识。[详细]
- 《文学教育(下)》2020年02期
- 走向开放的艺术——探究一四...
- 一四○○年至一九○○年的欧洲艺术史包括多个风格流派,大致可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三个大的时间段。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来看,艺术形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详细]
- 《荣宝斋》2013年08期
- 二○一九年秋拍珍品抢手、精...
- 在艺术市场上,笔者往往会把拍卖的物品分为四档:即普品、精品、珍品、极品。普品在市场上最多,随处可见,其数量最为庞大。精品相比较于普品,数量大为减少,它通常指精良的物品...[详细]
- 《书与画》2020年02期
- 《西藏艺术研究》一九九○年...
- 文艺论坛当代西藏文艺的主旋律………………………………徐大猷(一·2)西藏当代文艺的几点理性思考………………………李佳俊(二·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繁荣文化、文艺、出版...[详细]
- 《西藏艺术研究》1991年01期
- 关于录映太奇的二三事
- 一个名字的诞生"一九八四"本是一九四九年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的政治寓言小说,写极权国家利用媒体操控思想。当历史真的走了三十五年,媒体到底为什么人服务呢?一九八...[详细]
-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年09期
- 从《一九八四》在中国的译介...
-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融合翻译研究历史描述的方法和翻译操纵学派的观点,以《一九八四》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为个案,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译...[详细]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 基于语料库的《一九八四》译...
- 采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基于自建语料库对《一九八四》董乐山和刘绍铭两个中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研究。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两个中译本的标准类符形符比、词...[详细]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