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亲和力》中园林风景蕴含的...
- 园林的设计风格能直观地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歌德的小说《亲和力》中与自然融于一体的园林风景可以说是对几何园林模式的解构;同时,主人公们对自然界不可知力的敬...[详细]
- 《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 学府、园林与社会之间 英法...
- 巴黎:喜再相逢英国的人文学问有点像英国的园林:大片草地,几棵孤树,向前走则听见淙淙流水,有许多幽深的角落,清晨的雾弥漫了一切,人们漫步着,徘徊着,有点忧郁,坠入沉思之中…...[详细]
- 《读书》1989年05期
- 历史、记忆与象征:莎士比亚...
- 强化对于"地方"概念的认知,兼顾人文主义理论建构的目的,通过分析地方的特定意识与文化和莎士比亚园林对于这种地方意识的构建植根于莎士比亚文化的对比与联系,得出具有历史...[详细]
- 《南方农业》2017年21期
- 读诗和读园的诗学探索——胡...
- 所谓“石无定形,山有定法”,说的是中国传统园林之道[1]。自古以来,园林总是与诗歌联系在一起。读园就如读诗。事实上,不管是园还是诗,都是对自然的摹仿。中国如此,西方亦然...[详细]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
- 西方诗作中“行乐”观念的承...
- 古希腊、罗马时期行乐思想就已十分流行,即使在神权至上的中世纪,人们对及时行乐的渴望依然强烈。在文艺复兴的欧洲,对情爱之乐的崇尚和追逐在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呈...[详细]
- 《艺术百家》2017年02期
- 妙笔绘园林,诗史思美神——...
- 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多以时代和流派为纲,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对作品和作家单向度的本体挖掘;二是对国外热烈纷繁的文学理论概念的炒作和翻修。如此势必降低对文...[详细]
- 《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03期
- 秩序与和谐:莎士比亚历史剧...
-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频繁地使用园林意象。他大多把它用做人体、世界或宇宙的隐喻,而在历史剧中,尤其用做英格兰或国家的象征。莎士比亚在花园和国家之间所做的类比以他那个...[详细]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一座宏伟壮丽的艺术园林——...
- 本文在对莎士比亚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中的一些重要作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莎剧中不同类型的作品都出于作者统一的构思,并把这种构思比喻为一位艺术巨匠设计建筑的...[详细]
- 《雁北师院学报》1994年01期
- 论乔治·赫伯特宗教诗歌中的...
- 1633年,赫伯特成功地出版了宗教诗集《圣殿》,奠定了他成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歌代表的重要地位。赫伯特宗教诗歌中所蕴涵的虔诚的宗教思想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详细]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 解读文本意象:莎剧《亨利四...
- 奇异精采的意象背后隐藏着铁面威严的政治。 ——让·鲍德里亚:《幻想》一、引子 公元前45年2月的一天,罗马城一派节日的景象。成群的罗马平民从四面八...[详细]
- 《国外文学》2000年01期
- 析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的...
- 借用园林意象表达主题是莎士比亚戏剧常见的手法。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皆大欢喜》描绘亚登森林——一个理想的"绿色王国"。本文分析"亚登森林"所蕴含的三种"园林意象"的...[详细]
- 《四川戏剧》201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