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际地主阶级的局部更新
《历史研究》1983年01期 汪征鲁 下载(366)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地主阶级剖...
- 长期以来,由于受左倾思想和现实政治运动的影响,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地主阶级往往缺乏科学的分析和历史的态度。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并且必须纠正的错误倾向。本文拟对中国封...[详细]
- 《历史研究》1983年05期
- 怎样从历吏事实的记载里看地...
- 引言六十年代,我国学术界曾对道德批判继承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关于这场争论的经过及不同意见,黄万盛的《伦理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六十年代“道德阶级性、继承性”讨...[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80年00期
- 论西晋地主阶级贪欲和权势欲...
-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王朝,由于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只延续五十三年就覆灭了.这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中,是短促的,仅次于秦、隋两个朝代.本文拟从西晋王朝地主阶级贪欲和权...[详细]
- 《河北学刊》1987年04期
- 试论封建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
-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里的两大阶级 ,他们之间不仅有斗争、对立关系 ,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反抗 ,政策调整 ,缓和矛盾 ,彼此转化 ,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向前发展。研究地...[详细]
- 《天府新论》2002年05期
- 从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看西汉...
- 西汉末年,曾经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西汉末年发生社会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地主阶级“疯狂地兼并土地”。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一、西汉封建生产...[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02期
- 秦和汉初的地主阶级政权与封...
- 封建制关系是在奴隶社会母胎中孕育成长起来的,而大规模改变所有制、巩固和发展新的所有制则是在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我国自春秋末年即已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至...[详细]
- 《历史研究》1975年03期
-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地...
- 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武吕会议上“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的讲话,精辟地阐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的光辉论点。他...[详细]
- 《史学月刊》1983年04期
- 关于唐代诗歌阶级基础的几个...
- 最近两三年来,学术界就唐诗兴盛的原因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关于唐诗的阶级基础的意见颇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唐诗的主要作者是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同志则认为不应...[详细]
- 《文史哲》1980年03期
- 论中国历史上地主阶级形成的...
-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地主阶级形成于何时,这个问题不仅牵涉到中国古代社会史的分期,而且直接关系到春秋战国间许多思想家阶级属性的确定及其思想的评价。它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详细]
- 《学术月刊》1993年05期
- 略论明清时期封建地主阶级的...
- 中国古代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其自身的运动过程,所以,它的阶级特征必然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而在表现上有所差异。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地主阶级内...[详细]
- 《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03期
- 贫富悬殊与安民稳政关系探析
- 中国古代频繁的平民反抗和地主阶级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吁 ,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论证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贫富悬殊所带来的生存危机是引发政治危机的直接根源。因而 ,消除贫富悬...[详细]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