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10种显示法的比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5年01期 蒲明秋,郭克民,史本彩,葛秀峰 下载(50)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一氧化氮和肠血管活性肽对幽...
- 目的:既往的研究表明幽门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受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多肽能神经和NOS神经的调节。本研究探讨幽门松弛与胆汁返流的关系及肠血管活性肽(VIP)和一氧...[详细]
-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0年01期
-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与预防
- 在20多年前,人们还不知幽门螺杆菌为何物。直到1979年,它才首次被医学家所关注。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知道这种细菌体长约为3微米左右,常常成曲形与S形,喜欢潜伏于胃部幽...[详细]
- 《自然与人》2006年02期
- 幽门螺杆菌研究近况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寄生于人体的细菌,全世界感染率为50%以上。它是许多慢性胃病、胃癌以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详细]
-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幽门螺杆菌与胃外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细胞免疫反应,可影响胃外多种器官,与冠心病...[详细]
-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 幽门螺杆菌与疾病关系的若干...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最初称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是一种螺旋状,寄生于消化道内的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一端带有4~6根鞭毛,能在低pH...[详细]
-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穴位电针影响犬幽门压力与生...
- 目的:探讨电针(EA)对犬幽门扩约肌压力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血浆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采用胃压测量仪及放免分析法、生化法同步监测电针不同穴位前...[详细]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脂质代谢的...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消化内科住院且完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组(186例)与阴性组(120例),比较两组...[详细]
-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
- 为了解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发病机理,对64例NUD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64例NUD患者中62例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96.9%),用得乐治疗2个月后复查,...[详细]
-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年02期
-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
- 幽门螺杆菌(HP)原称幽门弯曲菌,由于该菌与其它弯曲菌有许多不同点,故国际微生物学会将其改名为幽门螺杆菌[1]。自从1983年Narren和Mar-shall[2]报道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详细]
- 《医学综述》1995年06期
- 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研究进展
- 幽门螺杆菌具有人群普遍易感、家族聚集性的特点,全球约超过50%的感染率,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就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防治、与相关疾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为...[详细]
- 《继续医学教育》2020年09期
- 幽门螺杆菌
- 通常认为在胃内的强酸环境下,细菌是无法生长的,但1983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Warren和消化科医生Marshall首次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详细]
- 《日本医学介绍》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