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 现代隐士外出记
- 现代隐士外出记隐居的人终于外出。他穿着整齐,思维活跃严谨是好品质,心事动摇在深处。见人问好,遇事伸手,逃窜的野猫白了三分,他也留意到。难道和他一样,躲进密室不分...[详细]
- 《诗选刊》2020年02期
- 隐士的智慧
- 自古以来,中国就多出隐士,且喜与垂钓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国历史长河里,真正的隐士高人,当属严子陵。他不属于姜太公愿者上钩式的功利性垂钓,也不是柳宗元那种万念俱灰的郁闷...[详细]
- 《散文选刊(原创版)》2020年02期
- 隐士式花园(组诗)
- 午餐聚会咦,那个谁呢?最近怎么不见?人在那里,我们不知道的某个地方。朋友们的谈话,那人听了却装没听见。我们聊起江鱼或一位东欧作家,那位刚被问起的人没有发言,如果...[详细]
- 《四川文学》2020年07期
- 隐士乐(外两首)
- 非子举马喻生平,八斗太白走高宫。屈平不融污浊宦,陶潜乐做桃园农。河龟游由庄周羡,佛印西湖与蛇朋。民间高人自安乐,山高水深卧蛟龙。牡丹赋万花竞美花中王,浓艳欲滴压群芳...[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9年03期
- 隐士和熊
- 一个没有亲属的孑然一身的人,住在远离城市的荒僻的森林里。虽然隐士的生活在故事里描摹得天花乱坠,但适宜于离群索居的可决不是寻常的人们。无论是处在安乐或是忧患之中,人...[详细]
- 《思维与智慧》2018年02期
- 当名隐士也得够牛
- 做一名隐士或许是大都市中许多人的梦想,因为那样就能远离尘嚣,不问世事,只做自己了。但可惜,没几个人这么做过。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割舍不下亲情和爱情,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详细]
- 《大科技(百科新说)》2015年06期
- 中国隐士品格及其隐士文化—...
-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产物。西安文理学院学院王广新教授的《中国隐士的品格》一书,介绍了中国隐士文化、隐士性格,分析了隐士产生的...[详细]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 隐士
- 中国人一向对隐士肃然起敬,这大概与国人审美情趣有关。"隐"就像国画里,群山深处的一抹轻烟,虽然在整个画面中不起眼,却因其缥缈别有意境。隐士通常分两类:一类隐得彻底,人们...[详细]
- 《商业文化》2009年08期
- 漫说隐士
- ~~漫说隐士@赵秀臣[详细]
- 《中国审计》2004年04期
- 隐士——一曲曲时代的悲歌
- 翻开厚厚的二十五史,显赫的位置、大量的篇章记载的皆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而轻描淡写的却是隐士,一片歌功颂德声中,几声隐士微弱的呻吟夹杂其间,听起来,令人心痛,发人深省...[详细]
- 《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01期
- 谈谈宋代的隐士
-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隐士”一类人物,他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并以隐德可称而载诸史册。本文拟对宋代的隐士作一些介绍。一、宋代隐士的经济生活 要做隐士,得有一定经...[详细]
- 《文史杂志》199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