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古的“落榜诗”
《龙门阵》2006年09期 潘启雯;


相关文章推荐
- 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首诗是祖咏参加应试时所作,也是祖咏诗歌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诗人以景喻世、喻时,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祖咏的家...[详细]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06期
- 终南望余雪
- 【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详细]
- 《意林文汇》2016年22期
- 含蓄隽永 意在言外——读唐...
- 这是唐代诗人祖咏写的一首正言绝句。祖咏的这首短诗,是为应试而作,乃命题作文。在唐代,应试诗要限五言六韵共十二句。但祖咏仅此四句,就交了卷。主考官问他为什么不写足十二...[详细]
- 《文史知识》1981年06期
- 终南望余雪
-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载,这首诗是作者的应试之作。唐代考试定为五言十二句(即六韵)。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问他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他答:"意尽"。虽只四句,却被认为是这...[详细]
-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0年12期
- 名落孙山 诗传千古
-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唐诗中一首咏雪名作,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但你是否知晓,它曾是一首使得作者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的诗作呢.唐代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所以当时科举考...[详细]
- 《阅读与写作》1994年01期
- 不为功名添蛇足
- 唐代的科举考试只考一首诗,名曰"试帖诗"。写试帖诗有许多清规戒律:每句必须5个字,全诗12句(有时要求16句),还要讲究平仄、对偶、押韵等等。有一年,诗人祖咏到长安应试,题目...[详细]
- 《初中生》2011年Z6期
- 一望即景,意尽言止——祖咏...
- 祖咏,字和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祖咏与王维交情甚深,王维被贬济州时,曾赠诗给他。诗中说:"结交二十载,...[详细]
- 《高中生之友》2010年22期
- 意尽则止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是一首不合格的应试诗。公元七二四年,唐人祖咏应进士试。唐朝以诗取士。规定凡应试者须写六韵十二句,至少也应写四韵...[详细]
- 《新闻知识》1991年08期
- 不凡气识调凌俗——读祖咏《...
-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洛阳人,盛唐诗人。《唐诗纪事》载...[详细]
- 《名作欣赏》198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