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
《理论观察》2020年08期 王宇; 下载(5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儒家的“诚”与社会主义诚信...
-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社会主义诚信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诚"的关系,以期达到通过学习和继承儒家的"诚"来发展社会主义诚信价值在社会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详细]
- 《法制博览》2019年06期
- 论“人民英雄”形象对儒家传...
- "人民英雄"形象是20世纪50-70年代社会精神特质和道德要求的凝缩体现。它所包含的"无私"特质、对"立功"的要求、积极乐观的信念以及"人民"加"英雄"的结构模式,都与儒家传统有...[详细]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儒家传统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
- 君子无疑是儒家传统理想人格之一,具有丰富意涵。借鉴马克斯·舍勒关于人格的界定及其对人格本身诸维度的分析,可以深入阐述君子人格所含的精神情感行为、价值(道德价值、真...[详细]
- 《江海学刊》2016年06期
- “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
- 2016年8月27~28日,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贵阳孔学堂承办的"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儒家传统中的共同体理念"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详细]
- 《哲学动态》2017年01期
- 儒家传统理念对企业文化建设...
- 儒家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儒家文化有效地运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使我国长期健康的发展。本文选择一些儒家文化中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和思想...[详细]
-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12期
- 儒家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
- 时间:2016年4月地点:西安交通大学20年来,儒家如何在文化多样性的全球趋势中,促进平等互惠的"轴心文明"之间的文明对话,成为我的研究重点。我的终极关怀,"儒学的第三期发展"...[详细]
- 《中华书画家》2016年12期
- 民族问题、国家认同、国际关...
- 一、民族国家=现代国家?晚清以来,中国被西方列强乃至日本屡屡打败,这常常被解释为中国在器物、政治乃至文化上落后于西方所致。既然西方已经进入了现代,而我们落后了,那我们...[详细]
- 《历史法学》2016年00期
- 心性的牢笼——儒家心性形上...
- 孟子以降的整个儒家心性形上学的思想逻辑结构可以用孟子"尽心知性知天"一语来概括:由知性而知天,尽心而知性,故由尽心而知天。由知性而知天,摄"天"于"性",引向关于"性体"的...[详细]
- 《当代儒学》2016年02期
- 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述评
- 西汉有着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董仲舒哲学是西汉时代精神的精华,为这种制度服务,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董子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现实社会,体现了唯物论精神,是求善的政...[详细]
- 《中国儒学》2016年00期
- 儒家孝悌伦理的理性审视
- 悌与孝相对独立,具有不同规定性又相互融通,彼此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统一性。孝反映的是子女对双亲的敬养感情和职责,它固然以亲子血缘关系为核心,但也包括儿女对一切具有亲缘...[详细]
- 《中国文化论衡》2016年01期
- 浅议儒家八德对海外华人的影...
- 儒家八德一般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传统道德伦理体系中的优秀成分。儒家八德体现的哲学理念和弘扬的传统美德,不仅仅对恪守中华传统文化的国人影响至深...[详细]
- 《孔庙国子监论丛》2016年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