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理论观察》2008年01期 张太成 下载(285)被引(7)


相关文章推荐
- 抗战文化视域下的桂林美术教...
-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的文化名人相继来到桂林,桂林一度成为公认的战时"文化城"。1938年至1944年期间,广西省艺术师资训练班、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初阳美术学院等...[详细]
- 《艺术品鉴》2017年01期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政治凝聚...
- 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作为中国名义上的合法政府,其政治凝聚力即等同于国家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帮助政府来化解矛盾,统一目标,聚合力量,从而达到推动国家发展、抗御外部挑...[详细]
- 《青春岁月》2017年03期
- 试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军...
-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种种表现比如军官腐化堕落,扰民滋事现象层出不穷、作战过程中贪生怕死等都表明其军纪存在严重问题,这最终对战争和国民党本身产生了极严重的影响。本...[详细]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 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奴化教...
- 对中国人民实行奴化教育,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另一条战线,本文对其进行了大致梳理,并提出了其现实警示意义。[详细]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发展私人资...
- 抗战时期,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肯定了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对于我们今天发...[详细]
- 《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论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
- 抗战时期,广大知识分子纷纷"奔赴延安,"寻求抗日救亡的真理。"奔赴延安"是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直接体现。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详细]
-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 抗战时期成都民间难民救济机...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承担了救济难民的主要责任,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及各难民救济机构作为官方救济机关在救济成都难民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社会各界在政府的宣传和引导下...[详细]
- 《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30期
-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行的边疆...
- 抗战爆发前,中国的边疆教育得不到有效重视,发展非常落后。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逐渐认识到发展边疆教育对抗战的重大意义,遂开始积极筹划建设事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推进边疆...[详细]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
- 抗战前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
- 近代以来很多有识之士就指出西北开发建设的重要性,前几年我国政府也提出了西北大开发的政策,这说明西北的开发是必要的。本文论述了抗战前和抗战时期两个阶段国民政府对西北...[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06年17期
- 浅析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
-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解放区的木刻版画作品,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时对大众的政治宣传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艺术追求上亦有很高的成就,这主要体现在抗战时...[详细]
- 《大众文艺》2015年09期
- 抗战时期中共民众团体建设思...
- 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民众团体工作包含组织培育和建设、工作和活动开展、领导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党在抗战时期建设和发展民众团体的认识和实践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详细]
-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