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建安文学概论》——兼谈文学史写作的框架和内容的关系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葛晓音 下载(316)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重新解读伟大的文学传统——...
- 回首20世纪业已产生的两千余部中国文学史著作,生机灵动、特色鲜明且能够进入经典行列的明显偏少,也就是说,许多中国文学史著作做不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此,建构中国...[详细]
- 《江海学刊》2021年06期
- “中国文学史写作”研究的新...
- 百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出版已逾两千余部,面貌各异,这不仅表明文学史写作的活跃、兴盛,还侧面说明文学史写作并非定于一尊,而是处于不断变迁之中。此间,有着流传至今的学术经...[详细]
- 《学术评论》2020年01期
- 百年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整体性...
- 对于中国文学而言,20世纪无疑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历史时段。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于时代的变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异常丰富的资源,更在于种种历史情态作用下人们对中国文学开始萌生...[详细]
- 《学术评论》2020年01期
- 个体文学史写作的建构意义
- 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历程与现状,探讨个体文学史写作的本体特征与建构策略,就如何拓展文学史空间、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以推动学界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写作的深入发展与...[详细]
- 《文艺争鸣》2014年01期
- 建构文学史写作的价值评判标...
- 在多元化重写文学史的倡导下,文学史写作与研究仍需遵循一定的规范和价值评判标准。本文就文学史写作与研究的价值评判标准之建构的必要性进行论述——这不仅是文学史研究"问...[详细]
- 《名作欣赏》2011年11期
-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范式的思...
- 当代文学史写作范式的特征可以用几部有代表性史著来概括,但当代文学史写作范式取得成就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下的学者应尽力还原或者说建构出当下的文学历程,应至少可...[详细]
- 《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 另一种文学史写作的可能性—...
- 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学史的沉思”这个栏目,顾名思义,是对“文学史”的“沉思”,同时,也是在“文学史”前的“沉思”。对“文学史”进行“沉思”,是文学史写作的一项基本要...[详细]
- 《文艺争鸣》2007年03期
- 早期文学史写作的回顾与思考
-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写作实践,中国文学史的编撰面貌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至如作品的遴选这样既关乎文学史观、又牵连具体叙述的核心问题,迄今仍为文学史家们重点关注和优先考虑...[详细]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当代文学史写作中的宽容和权...
- 宽容和权宜之计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命题。把这两个命题引申到当代文学史写作中来,对文学史写作本身和文学史写作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当代文学现象,可以在...[详细]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科学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 2004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科学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举行,会议由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河南大学文学院、《文...[详细]
- 《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 科学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
- 2004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科学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举行, 会议由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河南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详细]
- 《文学评论》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