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谷之会”研究——兼议孔子的仁学和平思想
《孔子研究》2005年06期 俞荣根 下载(494)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简说我的“民主仁学”论
- 大家知道,我在1999年提交台北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年会”的论文《从仁学到新仁学: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儒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主仁学”的概念。其后,又在《...[详细]
- 《文史天地》2022年10期
- 儒家生态仁学初探
- 儒家从仁学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视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仁爱精神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一道德原则根源于宇宙本体的"生生之仁"。儒家将农耕文明的时间体制看成是一种...[详细]
- 《中国哲学史》2020年05期
- 新仁学视域下的儒医新论
- "新仁学"是牟钟鉴先生二十多年来对儒学的创新和探索的理论结晶,不论是"三大命题"还是"十大论著",对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当代"儒医"的...[详细]
- 《孔子研究》2017年04期
- 《新仁学构想》
- 本书以仁学为儒家思想之精华,回溯仁学自孔子以来曲折发展的历史,接续孔子仁学的源头活水,集历代儒家学者的仁学智慧,尤其彰显孟子和谭嗣同弘扬仁学的贡献,参考当代新儒家和...[详细]
- 《学术界》2015年10期
- 先秦仁学知识结构的现代阐释
- 先秦仁学知识结构是仁学体系持续地体验和反思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形成的,用于生成新知和注解当下语境的知识资源与思想基石,其最为根本的特质在于批判型的知识与思想倾向。"仁...[详细]
-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
- 谭嗣同《仁学》研究的现状与...
- 谭嗣同的《仁学》是晚清少见的有着一定体系、熔铸中西思想于一治的哲学著作。通过对国内学者在《仁学》的思想渊源、思想内容和影响及评价三方面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后,发现还...[详细]
- 《云梦学刊》2008年01期
- 仁学现代化需要克服的几个理...
- 仁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核心内容。仁学的现代化问题也就是仁学还有没有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能杏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问题。“全盘西化”论者完全否认这一点,而现代新儒家...[详细]
- 《孔子研究》1991年01期
- 续仁学的源流
- 《齐鲁学刊》一九八二年第一、二期,曾连续刊载拙作《仁学的源流》前三部分:一、仁学的开端;二、仁学的系统化;三、仁学的流变。本来还要写:四、仁学的衰落;五、对仁学的反思...[详细]
- 《齐鲁学刊》1988年01期
- “民主仁学”理论评析
- 在中、西、马三大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新范式下,"民主仁学"是不同于"老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思维模式,而是在儒学发展的宏观透视下,尝试将民主与儒家仁爱糅合为道体,探讨儒学与马...[详细]
- 《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06期
- 谭嗣同《仁学》中的平等思想...
- 在《仁学》一书中,谭嗣同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西方哲学、宗教和政治思潮中的相关思想,阐述其对平等观念的理解,并以此驳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等级思想,唤醒民众对...[详细]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先秦儒家仁学向度:情感与理...
- 先秦儒家仁学情理向度中,孝亲与礼制的理论初衷及价值预设与后世产生的现实后果是一个两两相异的过程。孝作为行仁之本,以家族私谊拓展为社会公德。秦汉之后,儒学自身地位与...[详细]
- 《学术探索》201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