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研究》2001年02期 陈开先 下载(8267)被引(93)


相关文章推荐
- 从拉奥孔看孔子“仁”的内在...
- 孔子之仁虽被广泛地讨论过,但在有关"仁"的内在结构形式问题上,远未如对"仁"之实质内涵的阐释更为丰富与深入。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概念,以说明造型艺...[详细]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浅谈孔子“孝”思想及其当代...
-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孔子的"孝"思想,有着特殊的教化作用。在当今社会,不孝敬父母的事件频频发生,弘扬孔子"孝"思想,有利...[详细]
- 《河北农机》2020年01期
- 孔子与中国知识分子(上)
- 孔子与中国知识分子,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性话题,而且是涉及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确认身份、找到自家学术尊严的现实问题。王道、霸道和士道讲孔子和"士"的关系,有一个角度比...[详细]
- 《名作欣赏》2020年01期
- 20世纪初英美文学中的孔子形...
- 20世纪初的英美文学呈现出"乌托邦"与"意识形态"双重含混的孔子形象。埃兹拉·庞德、维切尔·林赛与埃德加·马斯特斯将孔子编码为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典范,是可作西方镜鉴...[详细]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 《孔子与青岛》专题展览举办
- 近日,由青岛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青岛市孔子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孔子与青岛》专题展览在青岛市青岛路1号南园孔子纪念馆开幕。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孔子第79代...[详细]
- 《春秋》2019年06期
- “学”与孔子的话语体系建构
- "学"是孔子话语体系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学"义的梳理,呈现出不同历史阶段"学"的思想文化内涵。同时,孔子论"学",是将所学之"文"经由"习—思—行"三个阶段层层深入,从而逐渐...[详细]
- 《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03期
- 激活传统文化资源,追寻生命...
- 学术界长期误认为"自由"是西方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自由思想有缘木求鱼之嫌。彭玲的《孔子自由思想研究》一书则突破了这种学术成见,从一个全新的视域...[详细]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 服部宇之吉孔子教的意识形态...
- 服部宇之吉通过对《论语》等儒典的阐释,构建起以"孔子人格""知天命"等为核心范畴的孔子教理论体系,并强调孔子教的属性为哲学性、伦理性、政治性。但是,其阐释的本质性特征...[详细]
- 《东疆学刊》2020年03期
- 孔子鬼神思想探析
- 鬼神观作为孔子宗教观中的一个侧面,学界一直对这一思想持否定态度。王治心在《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说:"质言之,他(孔子)是不信鬼神的。"张岱年也先生认为:"孔子对鬼神存...[详细]
- 《人文天下》2020年14期
- 法国《快报》周刊中的孔子形...
- 法国《快报》周刊有关孔子的报道,侧重介绍孔子在道德修养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朴素哲理,部分报道引用孔子的言论,同时关注孔子学院及有关孔子的文化活动。这些涉及孔子的...[详细]
- 《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21期
- 孔子不伐善
- 史载孔子是位"温良"的教书先生,"温良恭俭让"是弟子对夫子的深切印象。所谓"温良","敦柔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它既是外在的德行,彬彬有礼,又是内在的德性,圆融和熙,而...[详细]
- 《意林文汇》2019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