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2009年04期 许洁;李嫩; 下载(1727)被引(9)


相关文章推荐
- 微粒数与质量分数
- 在化学计算中,可根据微粒数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例一密闭容器中装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其分子个数比为22∶10∶2.点燃、充分反应后冷却.可得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详细]
- 《中学教与学》2006年09期
- 质量转微粒数法巧解化学计算...
- 所谓“质量转微粒数法”,是指把物质质量转化为物质微粒个数进行解题的方法。该法在许多化学计算中能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下面举例说明方法的应用。例1某化合物完...[详细]
- 《中学生理科月刊》1999年36期
- 例析高三化学“阿伏伽德罗常...
- 计算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过程。在初中化学中,计算一直以质量为中心,但进入高中后,化学计算便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在历年的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物质...[详细]
- 《新课程(中学)》2012年08期
- 盘点物质的量的重难点
-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主要涉及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质量、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含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与微粒数、质量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等内...[详细]
-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9年06期
- 定1法在解题中的作用
- 所谓定1法,就是在认真分析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巧定某未知量(如微粒数、原子量、式量、质量、体积等)为1,往往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迅速准确地得出答案,尤其求解...[详细]
- 《中学考试研究(初中版)》2000年03期
- 例谈化学习题中的几何思想
- 一、与晶体结构相关的计算晶体结构的有关计算是将化学知识和数学中的立体几何联系起来的一种学科间综合题,有较大难度.大致有以下几类:(1)晶体内微粒数的计算和晶体化学式的[详细]
-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09年14期
- 初三化学“物质的量”(第1课...
- 本课是上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第二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有关的简单计算是初...[详细]
- 《化学教学》2010年06期
- 例析: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
-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板块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特将有关计算归类分析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一、物质的量与...[详细]
-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5年Z2期
- 晶体密度计算方法
- 晶体密度计算涉及物理、数学立体几何和化学物质等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强.而在物质结构选考中,多年高考试题均出现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等密度计算,学生分...[详细]
- 《高中数理化》2014年12期
- 溶液中微粒常见题型解析
- 化学考试中,溶液中微粒数量大小的比较的试题是重要考点,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题之一.下面对常见的题型分别举例讲解.1.一种溶质的溶液中微粒数量的比较[详细]
-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
-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首先,是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譬如,在讲"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详细]
- 《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