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
《中国考试》2012年02期 周兴涛;杨晓宇 下载(309)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南宋中央武学探微
- 南宋中央武学直接承继于北宋,自绍兴十六年、二十六年两次复建,历经高、孝、光、宁、理等朝,直至宋亡,凡一百二十余年。尽管在"左文右武"环境下,受办学规模、办学体制等因素...[详细]
- 《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01期
- 明代武学探微
- 明代武学探微周致元长期以来,对培养和选拔文官的儒学和文科举的研究较多,而对武学和武举却不很重视,一直受冷落,这当然是不公允的。治理一个国家,文武并举是同等重要的...[详细]
- 《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关于明武学的若干问题
-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武学”辞条称:宋、明武学是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高等专科学校,是习武的学校。此说于宋武学是贴切的,而于明武学却不相符。宋明两代武学有较大的差...[详细]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
- 宋代武举若干存疑问题辨析
- 宋代武举武学一直被认为是我国武举制的分水岭,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因此要研究武学史中的武举,我们可以以宋代的武举武学作为着眼点。笔者对宋代武举武学研究中一些...[详细]
- 《兰台世界》2013年30期
- 明代京卫武学幼官考
- 在明代武官世袭制度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幼官这一群体,其作为军事管理的新生力量,对其教育培养也为统治者所重视。正统初复设武学,形成两京武学并立之制,选十五岁以上、...[详细]
- 《宜春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宋代武举武学与社会生活
- 宋代是典型的科举社会,本文从武举与社会的关系考察出:武举虽在地位上低于文举,但作为科举的组成部分,仍受到社会的尊崇,其及第后的庆典仍有赐钱物、酒食、诰牒,也置闻喜宴、...[详细]
- 《中国考试》2012年03期
- 南宋军校教育初探
- 南宋时期,武学作为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于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和二十六年两次重建。此后,历经孝、宁、理等朝发展,在承继北宋武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招生、培...[详细]
- 《军事历史》2011年06期
- 明代两京武学的会举
- 明朝特设会举制科,考取两京武学官生选充京军要职,以拱卫明皇室。会举首行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10年一次,逢丁年举行,嘉靖以后为6年一次,逢巳、亥年举行。会举考试的范围...[详细]
- 《历史档案》2018年01期
- 两宋武学教育比较研究
- 北宋庆历年间,朝廷首置武学。之后,经过熙宁、崇宁年间两次兴学,武学得到较大发展。靖康之耻,宋室南渡,至绍兴年间,武学重新得以复建。南宋武学直接承继北宋武学,并在其基础...[详细]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宋明武举比较研究
- 明代武举武学在借鉴唐宋(尤其是宋)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宋明武举的异同,既是文武分途的趋势使然,又是我国"文治"社会进一步完善的表现,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详细]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
- 明代武举制度研究综述
- 明代武举制度是明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明代历史关联密切。目前学界对明代武举开科时间、明代武学与武举、明代武举制度的沿革和分期、明代武举考试规制、明代武举特...[详细]
-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