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关系新探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10期 赵洁; 下载(17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90后”大学生的教育对策探...
- "90后"大学生个性独特,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基础上,为了应对当前教育对象新变化的需要,探析了一些教育对策。[详细]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
- 饥饿教法与增强教育对象获得...
- 随着课程改革深水期的到来,部分思想政治课堂面临审美疲劳、教育对象获得感不强的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教法。饥饿教法教学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础...[详细]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年33期
- 高校教育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
-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详细]
- 《科技·人才·市场》2003年05期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研...
- 随着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详细]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5期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三论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得以可能,必须从理论上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存在论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何以可能以及有多大可能;二是认识论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如何...[详细]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23期
- 论教育对象道德需要的激发
- 道德需要是“蕴含在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之中的一种特殊的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能够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教育对象自我道德的完善打下了良好的...[详细]
- 《南平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 高校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
- 高校的教育对象是以大学生为主体,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辅导员工作为主体,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的工作直接影响...[详细]
- 《学理论》2015年29期
- 运用心理效应提高思想政治教...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心理效应,就要做到:谙熟有关...[详细]
- 《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 课程建设应重视教育对象的“...
- 谈到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许多学者和教师都把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放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社会环境及教师素质等问题上,这些原因...[详细]
- 《中国德育》2011年12期
- 高校“特殊群体”与赏识教育
- 赏识教育适用于所有受教育者,尤其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有效。对高校“特殊群体”要采取一视同仁、尊重理解、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其优点等措施。进行赏识要对教育对象给予...[详细]
-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5期
- 充分尊重教育对象 发扬光大...
- 教育离不开知识,却不能只传授知识。从根本上讲,教育是关乎人的精神世界的事业,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塑造是教育之本。对研究型大学而言,精神的塑造尤其重要:发扬光大大学精...[详细]
- 《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