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
《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黄兴涛 下载(2095)被引(74)


相关文章推荐
- 自然和人:近代中国的两个观...
- "自然"和"人"作为近代中国的两个重要观念,既同中国古典中的天和人的观念有关联,又受到了西方近代自然和人的思想的影响;既有复杂的演变,又有丰富的内涵;既在许多思想家那里...[详细]
- 《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02期
- 《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
- 王中江著《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一书由商务印书馆于2018年3月出版。在近代中国的思想领域中,"自然"和"人"是两个涵义发生深刻变化的核心概念,它们既保留着...[详细]
- 《哲学动态》2018年12期
- 正确评价近代中国革命
- 当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妖魔化革命,正确评价近代中国革命,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正确评价近代中国革命,必须认清近代中国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详细]
- 《天府新论》2017年01期
-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 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既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又是近代中国救亡运动的必然结果。它在五四运动后期能够成为中国社会各种思潮的主流既有中西文化传播交流的使然,也...[详细]
- 《长江丛刊》2017年08期
- 老庄学研究的新进展——评《...
- 《近代中国老庄学》1是刘固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中国老庄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老庄学研究系列的又一新作。...[详细]
- 《宗教学研究》2015年01期
- 天朝意识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
- 近代中国多重多元的社会存在反映到人们头脑中,使近代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多重多元的社会意识.本文所讨论的天朝意识,是近代中国某些人在中外关系范畴内所持有的一种社会心...[详细]
- 《长白学刊》1993年01期
- 《近代中国的思潮与人物》
- 内容简介:本书为中研院学人文库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公私观念与自由民主、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变迁、民国人物与思想三个部分。所收论文,涵及黄克武先生关于近代中国的思想、...[详细]
- 《两岸关系》2020年06期
- 梁启超:近代中国的精神之父
-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杰出贡献及应有之地位,尚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本文重点论述梁启超在中外启蒙思想家中的突出地位、高瞻远瞩的过渡时代理论和对学术研究的重大贡献。他的...[详细]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略论近代中国的哲学观
- 略论近代中国的哲学观刘广汉在一定限度之内,近代中国的哲学是西方哲学示范的结果。作为这种结果之一的哲学的学科化,要求哲学必须有一明确的含义,进而确立自身的研究对象...[详细]
- 《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09期
- 近代中国的现实与近代中国的...
- 文化,近几年来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涉及的问题不少,其中心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是其是。这是个老问题,已经争论了一百多年,看样子还会再争...[详细]
- 《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 儒家文化对近代中国商会的影...
-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近代中国商会也不免受其深刻影响。主要从儒家文化中"义利观"入手,兼论其中的"兼济天下"思想,来探索商会带有的儒家文化的痕迹。[详细]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