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英译本中比喻的审美补偿——以《三国演义》两个全译本为例
《考试周刊》2017年81期 张晓红; 下载(2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17世纪朝鲜王朝口传艺术中的...
- 至迟在17世纪中叶,《三国演义》已进入朝鲜某类口传说唱艺术中,并出现了一批知名艺人。一些艺人为清使表演《三国演义》,使《三国演义》这部汉文经典,在朝鲜王朝和清朝的文化...[详细]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0...
- 虞苏美和她的《三国演义》新...
- 由华东师范大学虞苏美教授翻译的《三国演义 The Three Kingdoms》(汉英对照版)是2017年9月出版的,这不仅标志着由中国人翻译的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全本的诞生,也是外教社...[详细]
- 《新阅读》2021年01期
- 郭实腊《三国演义》译介研究...
- 1838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中国丛报》第7卷上发表《三国演义》书评文章Notice of San Kw?Che,主要采取译述加评论的方式,首次比较全面地将《三国演义》译介到英语世界。评...[详细]
- 《译苑新谭》2020年02期
- 从《三国演义》的改编看文学...
- 《三国演义》的"视觉转向"类型主要包括影视改编、动漫改编和电子游戏改编三种,这三种改编是经济、受众、媒介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是文学经典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扩大影响...[详细]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 《三国演义》百年英译(182...
- 1820—1938年的百余年间,《三国演义》英译事业经历了滥觞期(鸦片战争之前)、拓展期(晚清时期)与低谷中的高潮期(民国前期),其译者队伍、译介策略、译介载体等都呈现出多元化...[详细]
- 《国际汉学》2019年04期
- 基于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中...
- 本文主要通过语料库查询的方法对《三国演义》中"举"字的使用情况进行翻译、统计描述以及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三国演义》中出现221次"举"字的意义和用法比较丰富。"举"一词...[详细]
-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08期
- 描写视角下《三国演义》译本...
- 基于描写视角,以《三国演义》邓罗译本和罗慕士译本评价为例,从"预备常规""初步常规"和"操作常规"三个层面对两个译本的翻译政策、译者态度、翻译策略等进行描写,解释翻译现...[详细]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
- 民国时期《三国演义》群体译...
- 本文从"译者行为批评"中的"译者群体角色化"理论视角,梳理了民国期间(1913-1948)《三国演义》的英译文献,考察这一历史时期三国故事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发现,译者群体从早期的...[详细]
- 《外语研究》2020年04期
- 她把最美的《三国演义》留给...
- 《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基因的世界文化瑰宝。《三国演义》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其中又以英译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然而直到2017年前,读者能...[详细]
- 《上海教育》2020年03期
- 《三国演义》英译本在美国的...
- 文章基于采集的三十份有效调查问卷,以《三国演义》在美国的接受情况为依据,旨在了解受试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英译本译者的了解情况以及《三国演义...[详细]
- 《译苑新谭》2020年01期
- 《三国演义》在泰国
- 最早译介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的国家是泰国。1802年,泰国国王拉玛一世委托昭帕亚帕康(浑)翻译《三国演义》泰文版并取名《三国》,由此《三国演义》为泰国上下所广泛接受,一时间...[详细]
- 《文教资料》201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