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物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调研报告——以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刘海燕 下载(763)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基于文化自觉下非物质民俗文...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化也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流动和变化,并在其过程中经个人进入集体有了文化的社会性,树立了文化自觉。壮欢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壮族人民最常传...[详细]
- 《今古文创》2020年37期
- 哈萨克物质民俗文化与伊犁旅...
- 一、哈萨克族物质民俗文化的人文依托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详细]
- 《北方经济》2009年07期
- 民间通讯观(上)——谈谈物质...
- 有些话,过去说,现在也说,意思是表示两人或两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天方、地方,上方、下方,父方、母方,男方、女方,官方、民方,甲方、乙方,中方、外方,等等。运用某种手...[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4期
- 民间通讯观(下)——谈谈物质...
- (5)男女讲情话的训练传统在民间通讯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是谈情说爱的。在这方面,男人讲情话的民间训练与女人讲情话的民间训练是有区别的。若两情相投,传递信息又配合默契,...[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6期
- 民俗灾害学——谈谈物质民俗...
- 在这里,民俗灾害"学",指的不是农学或别的什么系统理论,而是简略地介绍中国农耕民俗,特别是中国农民通过抗灾保丰收所表现出来的一套与大自然相依为命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1期
- 论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的媒体...
- 依据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分析大众传媒在传播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媒体传播策略——即用"知沟"假说和"把关人"理论来构筑这个体系...[详细]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走近民俗学(8) 交通民俗—...
- 交通民俗是伴随着人类迁徙的脚印、生产运输的路线和彼此沟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从徒步跋涉到海运空载,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文明的发达程度,是可...[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3期
- 民间通讯观(中)——谈谈物质...
- 上节提到,在民间通讯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社会信息空间,这就要引出另一条常人常规——把某某之间的亲口联络,看成是"说事儿",而不止是"说话"。说者向听者发"信"联络,不管是隔...[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5期
- 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建...
-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事像纷繁复杂,大略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本文结合调查实际...[详细]
- 《黑龙江史志》2015年05期
- 民俗传播与集体记忆建构:以...
- "三月三"是黎族男女的爱情节,每年三月初三,未婚的黎族男女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或山峦对歌,或祭拜始祖。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试图从婚恋、祭祀、服饰三大维度探讨黎族男女在集体...[详细]
- 《现代视听》2014年03期
- 安徽蒙城歌谣中的民俗事象考
- 蒙城歌谣是民众集体创作的以口头吟唱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韵文,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蒙城歌谣进行田野调查,以民俗学为视角,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详细]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