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型和散居型东亚飞蝗雌成虫飞行肌的超微结构
《昆虫学报》2008年10期 刘辉;李克斌;尹姣;杜桂林;曹雅忠 下载(303)被引(15)


相关文章推荐
- 光周期对东亚飞蝗卵孵化的影...
-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L︰D=24 h︰0 h、18 h︰6 h、12 h︰12 h、6 h︰18 h和0 h︰24 h)对东亚飞蝗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D (0︰24)光周期条件下,孵化前期最长,显著...[详细]
- 《广西植保》2022年02期
- 一种简单、快速的东亚飞蝗卵...
- 以东亚飞蝗卵为材料,直接取其胚胎细胞涂片、染色,进行染色体观察,并对东亚飞蝗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孵化3~4 d的虫卵是较佳的取样时相点,采用该方法制片简...[详细]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年...
- 东亚飞蝗病原褪色沙雷氏菌的...
- 对东亚飞蝗的致病性菌褪色沙雷氏菌进行分型研究,为东亚飞蝗的生物学防治研究或可构建基因工程菌的候选菌株。利用血清型分型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对不同地区及个体的病...[详细]
-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年03期
-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防治历史...
- 东亚飞蝗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本文总结了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防治的历史经验,综述了飞蝗防治的5个历史阶段,提出了当代飞蝗防治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更好地防治东亚飞蝗...[详细]
-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02期
- 东亚飞蝗养殖技术
- 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喜食禾本科植物:小麦、玉米、谷子等;不喜食甘薯、马铃薯、麻类等。。飞蝗适应性强,从孵化成幼蝗后,经45-50天的饲养过程即可销售,所以时间短、...[详细]
- 《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24期
- 台湾不见东亚飞蝗是福还是祸...
- 飞蝗是世界性害虫,其中东亚飞蝗分布最广,危害最重,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害虫。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飞蝗在台湾已基本绝迹。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详细]
- 《科学新闻》2003年01期
- 近年我国东亚飞蝗发生特点及...
- 东亚飞蝗是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为害和损失的重要害虫,历来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自然灾害。20世纪30~40年代,我国东亚飞蝗年发生[详细]
- 《中国植保导刊》2007年10期
- 东亚飞蝗的综合防治技术
- 东亚飞蝗属双翅目,蝗总科,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喜食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芦苇和稗等禾本科植物,大发生时,可成群迁飞,把成片农作物吃成光秆,危害极大。2002年以来,东亚飞蝗...[详细]
- 《北京农业》2007年19期
- 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自2001年以来,连续三年在葫芦岛市暴发。累计发生面积达到20万hm2,发生范围涉及5个县(市)区27个乡(镇)206个村,由于东亚飞蝗...[详细]
- 《辽宁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 东亚飞蝗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
- 东亚飞蝗自2001年以来,连续2年在辽宁葫芦岛市暴发。累计发生面积达到14.6万公顷,发生范围涉及5个县(市)区27个乡(镇)206个村,由于东亚飞蝗具有暴发性、迁飞性、毁灭性的特点...[详细]
- 《北京农业》2006年06期
- 东亚飞蝗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
- 东亚飞蝗是一种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辽宁省曾发生蝗灾11次,蝗灾暴发,蝗群遮天蔽日,赤地千里,禾苗皆光,...[详细]
- 《杂粮作物》200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