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形态历史格局的特质分析
《建筑创作》2002年Z1期 孙晖,梁江 下载(1133)被引(76)


相关文章推荐
- 城市形态基因研究的热点演化...
- 与城市形态相关的"基因"研究旨在揭示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的"遗传因子"及发展规律,是对城市形态理论的深入与完善,也是保持与发展我国城市"本土特色"的前提。采用CiteSpace...[详细]
- 《城市发展研究》2019年10期
- 基于要素分析视角的郑州市城...
- 本着创造永续城市形态的目标,系统分析了影响城市形态演进的因素,剖析各因素的作用机制,从自然因素和城市行政边界、城市规划、交通条件、政治要求、经济、相邻城市的吸引作...[详细]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 一个关于“城市”的另类理论
-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复杂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城市"是一种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多个角色(actor)和因素(factor)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很多时候让"因"...[详细]
- 《时代建筑》2017年02期
- 浅析呼和浩特地区地域文化对...
- 本文选取呼和浩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域文化、城市形态等因素的研究,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城市形态的塑造,地域文化的表达,特色城区的营造提供设计思...[详细]
- 《建设科技》2017年09期
- 低碳生态城市形态结构的规划...
- 低碳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状态,或工作生活的方式,所有参与能量交换的个体都时刻影响着承载生命的城市;通过技术层面降低碳排放量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但探讨如何从城市形态...[详细]
- 《安徽建筑》2017年03期
- 浅析城市形态结构对城市发展...
- 城市形态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与城市本身的地理条件有关,还涉及到历史因素及社会需求的限制。城市形态结构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活动质量,甚至...[详细]
- 《建筑与文化》2014年11期
- 从理论模型到设计概念——城...
- 在可持续发展概念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主流思潮的背景下,本文对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纲要性回顾,并根据其目标定位及实施手段梳理出关于城市形态理论模型的逻辑框架,...[详细]
- 《城市建筑》2014年16期
- 论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形态
- 本文认为: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不能仅靠现有城市的帮扶,必须形成农村自己的城市文明,创制和建设某种新型城市形态。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要关注...[详细]
-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02期
- 在标准理论的启示下看今日城...
- 从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标准理论角度出发,阐述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今日城市形态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提出可将今日城市的形态看作一种网络模式,从而使人们以更科学、更人性化的头...[详细]
- 《山西建筑》2007年16期
- 基于城市形态的高密度城市小...
- 研究选取沈阳为高密度城市样本,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三大城市形态因素与声环境的关系;运用声源调查和声学测量的方法实地调查10所典型学校周边声环境,发现小学校园所面临的声环...[详细]
- 《华中建筑》2020年01期
- 绿色为底色 山水为景观 绿...
-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生态宜居愈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在变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作为公园城市建...[详细]
- 《领导决策信息》2019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