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为研究者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书育人》2002年02期 王彦 下载(102)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乡土校本...
- 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逐渐落地,地方学校和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学生群体之间均衡发展,西部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条可行之路,依据校本课程现存...[详细]
- 《课程教学研究》2021年12期
-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我国...
- 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对校本课程的体系建构和开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三个阶段来梳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演进过程,通过社会发展的需...[详细]
- 《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12期
- 例谈信息技术与地理校本课程...
- 依靠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正在广泛的推进中,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讨并加以解决。此文针对二者的整合做了进一步探究,阐述地...[详细]
- 《当代教研论丛》2017年04期
- 校本课程开发须厘清五方面的...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导王斌华在《文汇报》撰文指出,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形成趋势和规模,为了避免走弯路、碰钉子,必须厘清五方面的误解。误解一:校本课程...[详细]
- 《江西教育》2009年Z5期
-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种误解
-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范围逐渐扩大,课程类型日渐丰富,课程管理越发规范,校本课程确实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和喜欢。但由于目前许多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认识不足...[详细]
- 《辽宁教育》2009年12期
- 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
-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各类学校的进行,大部分理论研究者以及实践者,都着重强调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这一校本课程开发关键性的潜在主体。在校本课程开...[详细]
- 《辽宁教育》2012年19期
- 对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初步构...
-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发手段,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详细]
-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1期
- 校本课程开发之管见
-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应该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详细]
- 《青海教育》2004年Z1期
-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方式和...
-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使校本课程开发这一崭新...[详细]
- 《辽宁教育》2004年03期
- 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的研究与...
- 在新旧课程转型时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新困惑、新矛盾。要直面这些挑战,减少这些新困惑,解决这些新矛盾,就迫切需要教师角色的转...[详细]
- 《辽宁教育》2004年Z2期
-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的发展分...
-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在 中 国 的 发 展 大致 可分 为三 个 时期 :教 学 意 义上 的 课程 建设 活动 是 一种 自发 的 、仅限 于 课或 者科 目层 面 上的 课程 活 动 ,严 格 ...[详细]
- 《宁夏教育》200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