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舍的《想北平》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20年03期 郭丽丽; 下载(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老舍《想北平》的审美自信
- 挖掘范文中的审美因素是提高高中生审美鉴赏品位的重要方法。《想北平》作者的审美自信主要表现为:一、自信于纯真诚挚之美。情感自然流露,不事雕琢,脱口而出,无所避讳。这主...[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36期
- 老舍“特殊”在哪里——重读...
- 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不是一般意义的思念北平,而是在特殊经历中、特殊年代里生发的特殊情感。要真正理解老舍的《想北平》,需要弄清楚那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时代。一、"想北...[详细]
- 《语文知识》2016年01期
- 北平:城与人——《想北平》...
- 学者赵园在《北京:城与人》中谈论了城与人的关系:一个大城与它的居住者和描绘者总是产生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老舍的《想北平》中,城与人也是一个别样的解读视角。老舍用一...[详细]
- 《读写月报》2019年34期
- 核心素养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
- 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凝练、整合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07期
- 一枝一叶总关情——浅谈《想...
- 思乡是人一生的情愫和烙印。《想北平》一文以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对北平真挚的爱,文章语言并不热烈,却能很容易就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是每一...[详细]
- 《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年04期
- 意在言外,形神合一——基于...
- 文本是作者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而进行的书面表达,忽视交际语境,抓不准作者交际行为目的,就无法与作者形成有效对话,无法准确地理解、评价文本。老舍的《想北平》若仅从静态的...[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 浅论对比方法在阅读教学上的...
- 老舍的《想北平》是散文中的名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眷恋之情。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对比阅读老舍的《想北平》与林语堂的《...[详细]
- 《课外语文》2020年18期
- 淡语含浓情,寻常藏奇崛——...
-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北平是一座大家都向往和眷恋的城市,文学史上也留下许多对她倾情的美文。老舍的《想北平》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不长,还不到2000字,其所表达...[详细]
- 《新世纪智能》2020年Z3期
- 朱自清与老舍的忧郁——《荷...
-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写于1927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倒退与黑暗时期,表现朱自清想安宁却无法安宁、想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忧郁;《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写于...[详细]
- 《生活教育》2020年11期
- 不一样的“清福”,一样的愁...
- 老舍在《想北平》中比较了北平与其他知名大都市的好处后,用一句平实的话自然收束: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而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提...[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09期
- 亦广亦深想北平——《想北平...
- 《想北平》乃老舍散文名篇,被编入苏教版"月是故乡明"专题。之前我上过几回,原原本本按照参考书上的意见设计教学,每次上完总感觉课不尽意。今年重遇,决定摆脱既定思维,遵从...[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10期